新一輪城市競爭開始了。
今天(4月2日),國家發改委在官網正式發布《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方案(2019-2020年)》。在這份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方案中,最后一句最關鍵,即“統籌研究確定第一批15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15個左右,這是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現。
此前在2018年12月21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的通知中,提出了“三步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具體如下:
到 2020 年,通過優化整合、功能提升,布局建設 30 個左右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現代化運作水平較高、互聯銜接緊密的國家物流樞紐,形成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基本框架。
到 2025 年,布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樞紐間的分工協作和對接機制更加完善,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
到2035 年,基本形成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國家物流樞紐網絡。
由此可見,第一批15個左右是戰略開局,國家物流樞紐最終會達到150個左右,成為一個“網絡”。
毫無疑問,誰能最終進入150個樞紐名單,意味著這個城市將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在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貨運鐵路和港口的布局上,搶占先機。
全面開放時代,決定一座城市價值的,是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人財物在一個城市匯聚,則這座城市必然興旺發達。所以,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能忽視“國家物流樞紐”的頭銜。
誰能拿到第一輪門票,至關重要。
現在已經明確,2019年,國家將發放15張門票,不管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還是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中西部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都開始摩拳擦掌。畢竟15張門票,還是非常“緊俏”的!
決策雜志(微信ID:juecezazhi)注意到,在4月2日最新發布的文件中,特別提到了“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可以想見,第一輪的門票發放,將可能向這五個戰略區域傾斜。
實際上,早在2018年12月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就已經提出,要建設六類“國家物流樞紐”——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等 6 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文件指出,結合“十縱十橫”交通運輸通道和國內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選擇127個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城市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規劃建設212個國家物流樞紐,包括41個陸港型、30個港口型、23個空港型、47個生產服務型、55個商貿服務型和16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名單如下:
可以肯定的是,出現在名單里的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都是勝利者,這非常不容易。這些城市都有進入150個國家物流樞紐的機會。
決策雜志(微信ID:juecezazhi)注意到,有多座城市在6種類型里反復出現。而出現的次數越多,說明這座城市越重要,不可忽視。
梳理發現,在第1到第5種類型中,全部出現的城市并不多,只有南京、武漢、重慶,真可謂“萬千寵愛于一身”,這些城市將大概率進入第一批15個城市之列。
武漢
出現在四種類型名單上的有上海、天津、哈爾濱、鄭州、青島、杭州、長沙、廣州、深圳、成都、貴陽、西安。
另一方面,每個省能有多少個城市進入名單,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比如,經濟第一大省廣東進入這個大名單的城市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湛江、珠海;
江蘇是南京、徐州、蘇州、南通、連云港、無錫;
河南是鄭州、安陽、洛陽、商丘、南陽、信陽;
安徽有合肥、蕪湖、蚌埠、安慶、阜陽。
南京
統計發現,在“國家物流樞紐”布局上,127個城市中,只有22座沿海城市,其他100多座都是中西部地區的城市,這明顯是東中部地區兼顧,而且跟目前人口和經濟流向不完全一致。中部、西部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重慶
目前,雖然第一批15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尚未確定,但最終的底牌和趨勢,已經可以看清楚了。
在這一輪“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博弈中,或許可以看到更多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城市勝出,獲得更多的利好。
附: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方案(2019-2020年)》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決策部署,科學推動《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發改經貿〔2018〕1886號)確定的2019-2020年建設目標實現,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0年)》(發改經貿〔2019〕578號,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了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工作、申報基本條件、實施程序和組織保障等,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相關政府部門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的工作指導。《實施方案》的印發,標志著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按照《實施方案》,國家物流樞紐原則上基于已投入運營、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較大、區域帶動作用較強、在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物流樞紐進行建設。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將在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建設方案基礎上,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統籌研究確定第一批15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