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首頁大圖切換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孰強孰弱:廣東江蘇上海名列前三甲

      作者:李中平  編輯:紀海濤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時間:2019-04-12
    藍皮書對2016-2017年中國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結果顯示,2017年,廣東省、江蘇省和上海市名列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

    會議現場

    4月1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和福建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2018)》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暨應對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十三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蔡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余斌出席會議并致辭。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黨組書記、藍皮書主編之一李閩榕作2019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的主題報告。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藍皮書執行主編黃茂興作2019《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專題報告解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裴長洪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中心秘書長趙新力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國際二部主任林躍勤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經濟室主任、編審卓麗洪作大會發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從會上獲悉,最新年度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孰強孰弱,日前已見分曉。藍皮書對2016-2017年中國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結果顯示,2017年,廣東省、江蘇省和上海市名列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據悉,該藍皮書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戰略,完善構建了由1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25個三級指標和210個四級指標組成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該藍皮書是由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聯合攻關,具體由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福建師范大學分中心負責研究的第13部《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值得一提的是,從2014年起,《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連續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授權使用“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項目”標識的優秀皮書。

    2016~2017年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各區段評價比較表

    2017年全國31個省、區、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處于上游區(1-10位)的依次為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福建省、重慶市、河南省;排在中游區(11-20位)的依次為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北省、遼寧省、陜西省、江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處于下游區(21-31位)的依次為海南省、吉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黑龍江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云南省、青海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

    2016年全國31個省、區、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處于上游區(1-10位)的依次為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福建省、河南省、重慶市;排在中游區(11-20位)的依次為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江西省、吉林省、陜西省;處于下游區(21-31位)的依次為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山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云南省、青海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

    2016~2017年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比較表

    注:括號內的數字表示以2015年為基準,2016年部分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升降變化位次,“+”表示排位上升,“-”表示排位下降。沒有數字說明該省份排名保持不變。

    與2016年相比較,2017年排位上升的有5個省、區、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排位上升了4位,陜西省上升了3位,重慶市、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均上升了1位;20個省、區、市排位沒有變化;排位下降的有6個省、區、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排位下降了3位,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均下降了1位。

    2016-2017年期間,個別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的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表現在山西省由下游區跨入中游區,前進了4位;吉林省由中游區降入下游區,下降了3位。

    從2016-2017年各省、市、區綜合競爭力得分升降來看,全國31個省、市、區中有23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出現上升趨勢,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陜西省,其次是山西省、廣東省、遼寧省、貴州省、黑龍江省和云南省。共有14個省份得分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市。總體來看,2016-2017年全國各省市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總體表現穩定,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呈現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態勢。

    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分布很不均衡,2017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區只有不到第一名廣東省得分的一半。

    2016~2017年全國4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分值及分差比較表

    從全國四大區域內部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差異分析來看,表現為以下特征:

    (1)東部地區10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絕大部分都在上游區,只有河北省處于中游區以及海南省處于下游區。上游區的8個省份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比較穩定,基本上沒有發生什么變化。這也說明東部地區各省份在全國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在東部地區的10個省份內部,競爭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最明顯的差距體現在海南省與其他省份之間。另外,同樣處在上游區的省份,競爭力也存在較大的差距。

    (2)中部地區6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分布很不均衡,河南省處于上游區,山西省處在下游區外,其他4個省都處在中游區。與2016年相比,2017年河南省的綜合排位下降了1位,山西省上升了4位,其他省份排位并沒有變化。從競爭力得分來看,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得分差距較大,與西部地區之間得分差距較小。這說明從整體上而言,中部地區尚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從地區內部的排位變化來看,中部地區各省份競爭力相對變化不明顯。

    (3)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大多數處在下游區,但是也有重慶市升入上游區,四川省、陜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處于中游區,其他各省份處于明顯的競爭劣勢地位。從2016-2017年得分變化來看,西部地區平均得分變化不大,但延續了往年的變化趨勢,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有所縮小,說明西部地區的競爭力在逐步提升。從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內部排位來看,西部地區各省份之間的綜合競爭力排位相對穩定,除了少數省份排位有所調整以外,沒有太大的變化。

    (4)東北地區3個省份相對于其他地區,2017年競爭力變化不大,遼寧省仍然處于中游區,黑龍江省仍然處于下游區,但吉林省降入下游區,且排位的下降幅度較大。從東北地區內部來看,三個省的排位相對較為穩定。

    創新是學術研究的終極目標和神圣使命,也是學術的生命之所在。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發布13年來,能夠持續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年都做了大量的創新工作。那么,2019年藍皮書與2018年發布的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相比,它的突破與創新點體現在哪里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2019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是在總結以往十二部藍皮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局、新情況、新挑戰,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及動因,專門開辟了“貿易保護主義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這個專題,分別從應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研究、中國對外開放的困境與出路研究、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國金融業健康發展研究等方面內容進行系統分析,深入追蹤研究了省域經濟發展與中國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內在關系,為提升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2)根據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9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對評價指標體系再次作了微調,特別是對一小部分指標進行了更新、調整,力求使評價內容能更好地反映中國省域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增長。四級指標總數210個,保持不變。

    (3)繼續加強對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在區域分布方面的深度分析。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反映出來的只是排序位差,上下位之間相差0.1分是相差1位,相差10分也是相差1位,不能反映各個位差之間的實際差距,自然也不能反映不同地區之間的實際差距。所以,2019年的藍皮書特別加強了對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實際差距及其均衡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內容,為進一步分析當前我國區域經濟差異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借鑒。

    1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 中文手机字幕大香视频蕉 |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综合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