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致敬改革看山南”安徽省網絡總編肥西行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人民網安徽頻道、新華網安徽頻道、新浪安徽、網易安徽、鳳凰網安徽等二十余家網絡媒體總編及記者,走進肥西縣山南鎮,深度感知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山南鎮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眼前的美好風光,網絡大咖們也是不惜溢美之詞,紛紛為如今宜居、宜業、和諧、幸福新山南點贊。
偉大變革中汲取“力量”
四十年前,肥西縣山南鎮小井莊在全國率先實行包產到戶,以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開啟中國農村改革的先河,引爆了中國城鄉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采訪團一下車便被古色古香的小井莊包產到戶紀念館所吸引,手機、相機齊上陣,記錄下這片具有濃厚歷史意義的“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發源地”。
走進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紀念館,網絡大咖們仔細觀看了各展區圖片,對當年肥西縣小井莊包干到戶從醞釀到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有了全面的認識,現場體驗改革開放40年肥西縣小井莊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院子內《破繭》的銅雕極富歷史畫面感,當年萬里書記和農民代表座談的茅草屋很有古徽州的感覺,坐過的桌椅,用過的茶壺和瓷碗,如今都已成為珍貴的歷史遺產,網絡大咖們細細端詳,感受歷史變革帶來的震撼。
“小井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注定將永載中國史冊。通過此次參觀,讓我不禁感嘆,改革開放真是好,也讓我從這場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中汲取到了力量。” 網易安徽總編輯祖春玲感嘆道。
新農村,新發展,新氣象
山南鎮因位于大潛山以南而得名,地處合肥、六安、舒城三市縣交匯處,肥西“最美省道”楊桃路穿境而過,是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發源地、國家級生態鎮。
近年來,山南鎮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五大功能片區”劃分框架,以“打造生態強鎮,建設城際花園”為目標,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著力統籌城鄉發展,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諧、幸福新山南。
采訪團一行隨后來到李橋佳苑,這里是山南鎮新農村建設點。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墻壁粉刷一新,像是青山綠水中一顆顆耀眼的明星。一條條水泥路鋪到門前,道路整潔干凈,宛如一條條巨龍匍匐在山林中。夜晚不再漆黑一片,一盞盞路燈照亮了家家戶戶,群眾生活不再單調,小區廣場充滿歡聲笑語。
“總共有多少套安置房?老百姓現在住的是否滿意?目前山南鎮新農村建設進展如何……”李橋佳苑吸引了各位網媒大佬的關注。“我切身感受到新農村面貌的巨大變化,無論是硬件設備還是軟件設施都配套齊全,基本上和城區差不多,讓住在這里的百姓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華網安徽頻道總經理助理魯金茗感慨道。
寄語“新山南”再創輝煌
近年來,山南鎮結合“四庫一山一寺一莊一湖”旅游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城際后花園。隨著現代生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先后榮獲國家級生態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鄉鎮、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示范鎮、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安徽省文明村鎮等稱號。
當天,采訪團一行又來到了位于肥西縣環紫蓬山風景帶的光明水庫,這里山清水秀,植被豐富,層林疊翠,風景如畫。網絡大咖們紛紛拿出手機在此合影留念,對這樣別致秀美的風景贊不絕口。隨后,采訪團造訪了金三和生態農莊,這里依山傍水、山水相融,風景秀麗,農莊內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風格,婉約唯美,讓人流連。
“通過此次媒體行,我能夠深切感受到肥西山南鎮的歷史底蘊,以及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一個媒體人,我希望能夠把山南鎮的歷史文化宣傳出去,對現在年輕人愛國教育等方面是有意義的。” 合肥網副總編、安徽商報新媒體部副主任陳兆龍表示。
新浪安徽總編輯王成麗用“震撼”表達了此次媒體行的感受,如今肥西縣山南鎮發展正在下一盤“大棋”,“今天來到山南鎮感覺非常棒,這里不僅民風淳樸,人們也非常熱情好客,我發現鎮上的人每個人的精神狀態都特別好,有一種想干事的熱情,這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如今通過現代工業、農業、旅游文化產業的助推,未來的山南鎮再創輝煌不是夢想。”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肥西山南鎮的巨大變化令人震驚,通過此次媒體行,每個人都對山南鎮有了新的認識,也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不斷提升山南鎮的知名度、美譽度。未來,山南鎮必將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筑夢前行。”安徽省網絡媒體協會副會長、合肥互聯網協會副主席、合肥在線總編輯邊冠峰說道。
(記者:安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