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創新館開館在即,4月17日,記者來到安徽創新館“探營”。
兩個小時的參觀,從序廳到安徽創新稟賦展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區,再到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成果展區,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模型、高溫超導電流引線、高分5號衛星載荷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仿真模型、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嫦娥四號”緩沖拉桿、郭守敬望遠鏡焦面定位裝置(模型)……這些高大上的科技成果展品,令人目不暇接。
安徽創新館全貌
序廳
彰顯安徽在中國創新版圖上的突出地位
步入創新館,進入序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攫取安徽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同步輻射、穩態強磁場、合肥先進光源等)、城市天際線等元素,設置的“創新高地”大型藝術裝置。序廳左側,墻上的文字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的重要講話,旁邊LED大屏幕中演示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大先研院與中科大時的珍貴影像資料,展示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安徽科技創新的關懷和期望。序廳中庭核心區,充分利用中庭挑高空間,設置創新安徽光影裝置秀。頂部“創新時光沙漏”,將“墨子號”衛星、“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高分5號、空警200、空警-500、平流層飛艇、JY-4000系留氣球等浮空裝置串聯,并與前方大屏幕影像互動,虛實結合,參觀者可總覽安徽創新的理念和成就,感受安徽生機勃勃的創新力量。
全超導托卡馬克東方超環模型
安徽創新稟賦展區
領略安徽創新的過去和現在
創新,是安徽最寶貴的遺傳基因,也是安徽最閃亮的名片。在安徽創新稟賦展區,通過墻面精美圖文,人們可以依次了解到安徽創新概況、創新產品、創新精神、創新歷程等詳細內容。從序廳穿過安徽創新探索之路展區,就進入安徽創新稟賦展區。宣紙、豆腐、算盤等安徽歷史上的創新成果,不禁讓人生出強烈的歷史自豪感。再往前,明亮的展示架上,誕生在安徽的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世界上第一臺VCD、世界第一臺仿生搓洗式全自動洗衣機、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等產品實物和等比復原模型,仿佛讓人聽到了安徽創新發展的鏗鏘腳步聲。
近年來,我省在高新技術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如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0.12毫米世界最薄玻璃、系列水冷磁體創造磁場強度世界紀錄、全球首條最高世代10.5代線、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世界首款人工智能翻譯機——曉譯翻譯機、世界首次破譯中國種茶全基因組密碼等,在安徽創新稟賦展區,這些成就也一一得到體現。
量子信息展區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區
帶你進入神奇的量子世界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環境四大領域,打造“2+8+N+3”創新體系(即2個國家實驗室、8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N個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和產業創新轉化平臺以及3個“雙一流”大學和學科)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催生變革性技術。環視展區,EAST全超導核聚變裝置、強流氘氚聚變中子源科學裝置、合肥光源+合肥先進光源、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等大科學裝置群英薈萃、集中呈現,彰顯了合肥科技創新資源的強大實力。
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區,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用聲光電特效打造的神奇的“量子隧道”。記者走進量子劇場沉浸式體驗空間,遙望星空,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已為我們織就起一張縱橫寰宇的天地網絡。漫步其中,隔空點觸隨機分發的量子密鑰,即可開啟數字影像的演繹,全面了解安徽在量子領域的尖端成果。講解員介紹:在神秘的量子世界里,安徽依托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大力推動量子技術產業化,積極與中國科大潘建偉、郭光燦、杜江峰三位院士分別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三大領域開展合作,已成立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產業化公司,培育了全球頂尖量子信息產業集群,并取得豐碩成果。例如在量子通信領域,研制出光量子交換機、量子隨機數發生器、高速量子密鑰生成終端,在量子計算領域,研發出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自旋量子計算與精密測量,在量子測量領域,誕生了國內首臺脈沖式電子順磁共振波普儀、金剛石量子傳感器等。
“魂芯二號a”與“魂芯一號”數字信號處理器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成果展區
感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全新生活
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生活便利無處不在。以前出國旅游,你可能為語言不通而煩惱,而在展區陳列的科大訊飛新一代人工智能翻譯產品,如翻譯機2.0可以實時翻譯英語等幾十種語言,讓你一機在手,走遍全球。智能終端展區展示的華米可穿戴設備、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多用途傳感器、富煌君達公司的千眼狼系列高速攝像機等產品,都是令人“尖叫”的黑科技。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這些智能終端的發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驚喜。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原始創新領域,我省也碩果累累:安徽易芯半導體公司的“12英寸電子級單晶硅棒”;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公司的“Acura280激光直接成像設備”;中國電科三十八所的國產高性能芯片“魂芯一號”“魂芯二號A”處理器;合肥晶合集成的“12英寸驅動芯片晶圓”以及合肥長鑫集成的“12英寸DRAM晶圓”;安徽國晶微電子的“電源管理模塊”和“晶振混合電路封裝”;中科龍安公司研發生產的龍芯國產大數據一體機等均是國內同行業的翹楚。在新型顯示材料、液晶面板、顯示終端領域,合肥京東方55英寸超高清AMOLED和110寸4K超高清電視、維信諾柔性顯示屏、東超科技公司空氣成像技術則給參觀者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觀展指南:
安徽創新館是安徽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創新發展的引領性工程。
該館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最南端,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全館由三棟獨立的場館組成,三大主題場館交織關聯,以科技成果轉化交易為核心,形成“聚集展示、捕捉尋找、研發轉化”的環形功能鏈,全面體現創新館“展示窗口、實用平臺、先行示范”三大功能定位,著力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市場。
該館自去年9月開工以來,省市全力推進創新館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建設工作。館內遴選出1042件展品,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重大專項及國際國內首創產品的展品有629件。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著力下好創新先手棋,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安徽創新館于2019年4月24日開館,并同步舉辦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
整體活動采用“1+N”形式,即1個開館儀式,加若干個專項活動組成。時間擬定于4月24日全天,地點在安徽創新館。
1、開館儀式(上午9:00—10:00,創新館內街中心廣場)
主要內容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發布;千項科技成果轉化與融資項目發布;江淮知識產權對接交易平臺上線儀式;區域性股權市場科技創新專板開板暨企業集中掛牌儀式;百項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對接簽約;“安徽創新館”揭牌及交易會開幕儀式等內容。
2、領導巡館(上午10:10—11:30)
領導和嘉賓等參觀創新館1號館。
3、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融資論壇(上午10:30—12:00,創新館3號館1層全球路演中心)
邀請有關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投資類著名專家圍繞“未來投資趨勢與前景、科創板進展及推動安徽企業上市、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發展”等開展主題演講。
4、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對接路演(第二屆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對接會)(下午14:30—16:30,創新館3號館1層全球路演中心)
為促進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與資本對接,搭建科技與資本交流平臺,擬安排8個代表性項目開展對接路演活動。
5、基金招商路演(下午14:30—17:00,創新館3號館2層創新演播廳)
安排5只具有代表性的、影響力的科創投資基金就投資策略、募資、招商等相關政策進行宣講,開展基金招引項目路演。
6、長三角區域創新合作(下午14:30—17:00,創新館內街中心廣場)
提升G60科創走廊城市新能源和網聯汽車企業研發、生產制造、市場推廣水平,在合肥市成立“G60科創走廊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