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詩城池州,一個千億級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條,正在從平面的藍圖變成立體化的現實。
標注時間刻度的節點是2018年9月10日,這一天,中電建池州長智建工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一個世界級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在池州初步成形。
在池州市前江工業園9公里半徑內,集成了7000萬噸的全球最大砂石骨料基地、300萬噸鋼鐵產能、1500萬噸水泥熟料基地、萬噸長江碼頭,基于池州得天獨厚的原材料優勢,長智建工將在池州建成全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屆時,池州制造的裝配式建筑產品,將通過優越的長江航道和陸路交通運輸,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和長江中游。
一個普通地級市何以有打造千億級裝配式建筑產業的雄心?一個世界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為何能在池州形成?長智建工又扮演著怎樣的關鍵角色?
一出生就風華正茂
“不夸張的說,長智建工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就被各方寄予厚望!”中電建池州長智建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萬華說。
2015年前后,長智建工的控股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作為共和國長子,水電八局參與建設了水利水電工程300余項,中國十大水電站參建其九,是三峽工程建設主力軍和第一度電的生產者。
在國企改革的大潮下,水電八局迎來產業結構優化的挑戰,業務內容、運營模式都亟需向多元化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開拓新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水電八局的當務之急。
彼時,恰逢國家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在住建部“十三五”規劃中,長三角地區被列為重點推進區域。
“長智項目是水電八局把握未來市場先機,順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全面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的重大戰略。也是工程局轉型升級,打造最具行業特色投資建設集團,實現‘倍增行動’的重要舉措。”肖萬華表示。
而此時的池州市,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也在謀劃如何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的重大機遇。裝配式建筑產業成為池州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融入長三角兩大戰略的共同抓手。
池州市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是區位優勢。池州坐擁長江黃金水道,水陸交通運輸便捷,幅射范圍廣。長智項目距池州長江萬噸級遠航碼頭僅1.5公里,上游可達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武漢,下游可覆蓋長三角城市群。陸運可通過318國道、滬渝高速進入全國公路干線網,通達皖蘇浙等周邊城市。
其次是資源稟賦優勢。中電建安徽長九新材料公司的優質骨料、海螺集團的水泥、中國民企500強貴航特鋼的鋼材以及長智建工的生產基地,都集聚在前江工業園區,極大便利了產業集聚發展。
于是,池州市以石料為骨,以水泥為肌肉,以長江航運為動脈,著力把裝配式建筑產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打造面向長三角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池州市的長遠目標,是經過10年左右努力,到2030年,打通貫穿上下游的設計、生產、安裝、裝修、專業服務全產業鏈,實現千億級產業目標?!鞍l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是池州發揮生態環境、承載空間、資源稟賦等疊加優勢,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參與長三角地區產業分工合作和要素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舉措,借助長三角區域大市場,池州裝配式建筑產業將加快做大規模、做優質量?!背刂菔惺虚L雍成瀚表示。
同時,池州市決策者也認識到,專業化領域只有專業化企業才能做好,打造全產業鏈優勢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必須要有專業化規模化企業支撐。
一方是面臨轉型升級、亟需開拓新增長點的央企,一方是需要培育新興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地方政府,一致的發展理念,使雙方一拍即合。
2018年9月,由水電八局、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池州金橋投資集團、江蘇豪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四方合資的中電建池州長智建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為什么說長智建工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呢?
在長智項目建設的關鍵期,池州市委書記王宏始終給予高度關注。2018年12月,王宏專程赴水電八局考察調研,深入探討地企合作推動池州裝配式建筑產業大發展。
“長智建工不僅僅是一家生產制造裝配式建筑預制件的企業,我們還有技術研發、技術咨詢,還將建成高品質綠色低碳環保的科技智慧化園區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目前各項工作推進順利,實現了企業和地方高質量發展的雙贏?!毙とf華表示。
全產業鏈優勢是如何煉成的
在池州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規劃中,“千億級”產業、“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世界級規模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一個個宏大目標令人振奮!那么,池州的底氣在哪里?
雖然池州是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的后來者,但目前行業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尚未形成分化趨勢,從而讓池州有了與先行者一較高下的機會。
從第一批已公布的195個國家級裝配式產業基地及地方推進的省級產業基地建設情況中,分析發現,我國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規劃布局不夠合理,發展的層次和水平不高,制約了裝配式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供給“小而散”、資源單耗大、生命周期短、生產成本高、質量難保證、固廢處理難等諸多弊端,是裝配式建筑重點推進地區需求缺口的“瓶頸”。與此同時,低附加值環節所占比例較大,且產業鏈條短,創新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不高。
面對這一行業現狀,池州市和水電八局“英雄所見略同”,均提出打造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優勢,將其視為重中之重??梢哉f,打造全產業鏈優勢,是水電八局和池州市雙方共同打造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的關鍵抓手。
“長智項目最大的意義就是打造一條完備的全產業鏈,長智也是八局探索全產業鏈的第一次嘗試。目前,長智著力打造的REMPC全產業鏈已經初步成形?!遍L智建工副總經理齊少勇說。
所謂REMPC,是“研發、設計、制造、采購、施工”英文的首字母縮寫。據了解,早在2014年,水電八局就已踏入裝配式建筑產業,但以制造環節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近年來,水電八局逐漸向研發、設計、施工、咨詢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延伸,直至2018年9月長智建工的成立,這條行業領先的全產業鏈已經具備核心競爭力。
在這一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長智建工從一成立就具備了全產業鏈優勢,為池州市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帶來了“倍增效應”和“擴大效應”。
“我們未來為市場提供的不僅僅是裝配式建筑構件,而是一攬子解決方案,這樣我們的附加值和利潤率就會大大領先于同行。”長智建工副總經理表示。
正是因為長智建工已經形成的全產業鏈優勢,池州市在《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發揮產業基礎優勢,以全產業鏈為發展方向”。
在池州市的產業規劃中,將依托長智建工裝配式建筑預制件生產基地,集聚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材料、部品部件和設備生產、設計研發、總部經濟、投融資等裝配式建筑主體產業、核心產業和提升產業等大部分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功能,同時加強裝配式建筑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等高附加值產業。到2025年,建成國家級示范產業基地,形成全產業鏈優勢的產業基地。
打造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
“打造集產學研一體的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基地”是長智建工領導班子和工作人員口中的高頻詞。據了解,這是水電八局賦予長智建工的重大目標和使命。2019年以來,長智建工捷報頻傳,打造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取得開門紅。
3月7日,長智建工參編住建部行業標準《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通過專家評審,截至目前,長智建工已獲裝配式建筑國家專利33項(涵蓋設計、施工、安裝、模具、工裝等)工法4項,參與編寫地方標準4項。
“目前,裝配式建筑產業只有行業標準,尚無國家標準。隨著長智建工全產業鏈優勢的確立和產能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在行業有了越來越強的發言權,屆時我們就可以和地方政府一道來推動‘池州標準’,未來我們一定會引領行業標準?!毙とf華信心滿滿地說。
在引領行業標準的同時,長智建工憑借過硬的產品品質,成功開拓了市場,不斷收獲重量級客戶。
3月30日順利投產后,短短一個多月,長智建工成功“拿下”中冶集團這個大客戶。6月5日,兩輛滿載預制疊合樓板的貨車從長智公司出發,駛往200多公里外由中冶集團承建的南京市溧水會展小鎮。
據了解,中冶集團為了尋找質量過硬的裝配式建筑廠家,在全國多個廠家之間比選,均不是很滿意,最后輾轉來到池州,長智的產品讓采購人員眼前一亮。
“中冶的采購負責人看了我們的一個樣品后十分滿意,他又隨機挑了好幾個產品,質量都十分滿意。當場就定了協議,他十分感嘆的說,終于找到一個好廠了。”齊少勇說,“現在一些大的央企國企,都在大力推動大量使用裝配式建筑產品,都在尋找質量可靠的合作伙伴,長智憑借質量和口碑,已經在行業內打開了市場。”
為何大型央企中冶輾轉全國多地,最后“相中”了長智建工?長智產品質量過得硬的原因是什么?
“這源于我們致力打造集產、學、研于一體的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基地過程中收獲的紅利?!遍L智建工分管技術和質量的副總經理高俊表示。
原來,為了實現打造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的目標,長智建工確立了三大抓手。
首先是建設裝配式建筑科技創新基地。
在立足于自身研發設計團隊的基礎上,長智建工積極與高校聯合建立設計研發中心,擴大產品設計研發規模,并建立院士工作站,共同研發適用于產業發展需求的裝配式建筑體系。同時,積極參與編制推廣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研發現代化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其次是申報國家產業示范基地。
水電八局是建筑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國家“三特三甲”資質企業。2012年開始布局建筑產業化,在國內外承建數十個裝配式建筑項目,投資建設的貴陽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成功躋身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依托八局的平臺優勢,汲取八局的成功經驗,長智建工目前正在做的一件關系長遠的事情,是精選差異化企業,開展多元化的合作,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住宅產業化聯盟。
與此同時,長智建工積極助力池州市聯合推進長三角大型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建設,將池州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納入“三省一市”發展合作規劃綱要。
“這些事情正在穩步推進,為我們申報國家產業示范基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肖萬華說。
最后是創建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長智建工在新近梳理的全產業鏈優勢中,“教育培訓”赫然在列。一個新成立不到一年的企業,何以擁有“教培”優勢?
原來,長智建工自成立以來,就積極與地方政府共同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創建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省級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
“創建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發揮我們的平臺優勢,響應安徽建設技工大省的號召,也是深化地企合作、實現共贏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平臺載體。”肖萬華說。
在長智建工與池州市的攜手共進中,一個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正在冉冉升起,一個世界級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正在長江之畔初步成形。
未來,打上“池州制造”標牌的裝配式建筑產品,將覆蓋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并由江入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