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徐州、淮北、連云港、商丘、宿遷、宿州、菏澤、濟寧、臨沂、棗莊等淮海經濟區10市發改部門相關負責同志齊聚一堂,共同審議并簽署了《2019-2020年淮海經濟區“十四五”規劃對接暨產業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聚焦淮海經濟區10市聯系最緊密的產業鏈條、優勢最突出的企業項目、基礎最扎實的共建園區、操作性最強的重大舉措,共同提出了“1+5”六大板塊23項重點工作任務。
淮海經濟區10市共同簽署《備忘錄》,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按照2018年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審議通過的《產業協同發展工作方案》,攜手開展“十四五”重大課題研究和規劃對接,共同做好重要事項向上對接爭取工作;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著力構建完善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支撐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蘇魯豫皖交界地區經濟隆起帶。
梳理發現,《備忘錄》通過明確“1+5”六大板塊和23項重點工作任務,研究商定了一批重要合作事項,建立完善了推進工作機制,從操作層面更加務實有效推動產業合作不斷邁向深入。“1+5”六大板塊具體包括:強化“十四五”重大規劃對接,積極爭取國家和各省重大戰略和政策支持,共同做好重要事項爭取、重點課題研究、重大規劃對接;推動優勢產業鏈深度融合,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整合資源力量,深化企業間對接合作,聯合區域優勢產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平臺載體共建共享,引導和鼓勵跨省跨市產業合作,以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為載體,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合作機制,積極發展“飛地經濟”;打造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區域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優勢,共建產業技術創新平臺,開展技術聯合攻關,實現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提升區域雙向開放水平,合力打造對外開放載體平臺,推進對外開放平臺創新升級,加快區域要素流通聯動發展,提升區域雙向開放度和經濟外向度;合力構建區域大市場,整合區域優質資源要素,做強做優區域特色品牌,構建內容豐富、開放統一、體系健全的要素市場一體化格局。
《備忘錄》還建立了淮海經濟區重大規劃對接和產業協同發展保障機制。10市共同決定,成立淮海經濟區重大規劃對接和產業協同發展聯合工作組,實行輪值制,輪值城市負責每年召集產業協同發展專項聯席會議。
《備忘錄》要求,淮海經濟區各市應積極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推進機制,采取多種形式動態溝通,定期召開任務進展情況調度會并向社會宣傳發布有關信息;政府間、部門間、企業間、社會組織應在各重點合作領域加強任務落實,創新合作模式和活動形式,不斷鞏固增強合作成效,合力營造濃厚的區域協同發展氛圍,共同打造跨省際重大規劃對接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合作樣板。
徐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產業協同發展既是落實淮海經濟區“1+4”協同發展新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各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加深區域經濟往來與交流、深化各市之間聯系和感情的重要紐帶。市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強城市之間的橫向聯系,攜手推動《備忘錄》各項工作加快開展,以更實的行動、更高的標準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取得更大的進展和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