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超額完成造林任務。2018年造林4108.9畝,占省廳下達任務的114.1%。其中:長江防護林造林1000畝、石質山造林275.3畝、其他造林2833.6畝;建設農田林網32200畝;義務植樹130.0萬株。2019年全縣計劃完成營造林1.9萬畝,森林撫育6萬畝,迄今為止人工造林4010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3600畝的計劃任務,森林撫育,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創建穩步推進。
二是森林創建成效顯著。成功創建省級森林鄉鎮1個,省級森林村莊8個。綠色長廊完成造林6.5公里,其中森林長廊示范段5.5公里。
三是森林撫育穩步推進。建設省級森林撫育經營示范片2個,建設面積10000畝;完成中央補貼森林撫育25000畝,省級森林撫育43000畝,驗收合格面積68000畝。
四是加快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加快培育新型旅游經營主體,突出優勢與特色,與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簽訂協議,成立中山杉良種繁育技術研發中心,合作共建博士工作站,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萬平方米智能溫室,完成中山杉扦插600萬株,建成“全國一流、安徽最大”的中山杉育苗基地。由州來集團出資,縣苗圃栽植管護,在濟祁高速兩側、淮河岸線、濟祁高速取土坑回填地和鳳凰湖棲鳳島,分別建設了4000畝高速森林長廊、2000畝耐濕樹種種質資源庫、3000畝取土坑中山杉育苗基地,1000畝的中山杉良種基地,既增加了林業從業者收入,又壯大了國有資產,真正實現了“栽一片成一片”的造林目標。
五是實施林業產業扶貧。認真落實林業產業扶貧政策,集中利用扶貧小額貸款,在全縣實施中山杉育苗特色產業扶貧,鄉鎮成立中山杉育苗產業扶貧專業合作社,縣級成立中山杉育苗產業扶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投資建設中山杉育苗基地,委托州來集團生產管理,縣林長辦技術指導,參與投資的貧困戶社員按照年利率6.5%的比例固定分紅。
六是加強林地、濕地保護管理。嚴格審核審批各類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認真開展了森林資源一張圖變更調查工作,及時更新林地保護相關數據。按照省市部署,全面完成了森林督查任務。出臺了《鳳臺縣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定第三方資質單位編制了鳳臺縣濕地保護規劃,目前初稿已形成,正在征求意見組織專家評審。投資60萬元完成鳳臺鳳凰湖省級濕地公園無線視頻監控系統安裝,實現了鳳臺鳳凰湖省級濕地公園濕地區域無線視頻監測監控全覆蓋。全面加強濕地保護,啟動創建省級以上濕地公園(試點)建設1處,市級試點建設2處。積極推進鳳臺鳳凰湖省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廣大成效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七是推進林業“雙防雙控”。落實防控林業有害生物“雙線”責任制,防治178080畝。落實防火責任制,未發生森林火災。
八是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專項行動。2018年,鳳臺縣森林公安局共查處各類涉林行政案件11起(其中:濫伐林木案件5起,非法收購林木案件2起,毀壞林地案件1起,野生動物案件3起)及矛盾調處5起,處理教育涉案人員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