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院 > 課題研究

    特色小鎮托起鄉村振興新希望

    霍山縣特色小鎮建設調研報告(上)

      作者:葉青  編輯:胡心玥時間:2019-01-18

    近年來,霍山縣始終堅定綠色發展方向,積極踐行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堅持因地制宜、市場主導、產業建鎮,著力將特色小鎮建設成為綠色減貧 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土市溫泉小鎮、霍山縣石斛小鎮成功入選省級特色小鎮,我縣也成為全省為數不多的擁有兩個省級特色小鎮的縣區。為充分發揮兩個省級特色小鎮的示范帶動作用,縣政府辦對我縣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形成如下報告:

    一、基本現狀

    上土市溫泉小鎮位于霍山縣上土市鎮境內,投資主體為華強大別山集團,小鎮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由溫泉小鎮核心區、花果之鄉生態農業示范區、生活配套服務區三大功能區構成。溫泉小鎮核心區位于上土市鎮陡沙河村,占地約2200畝,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1.56億元2017918日入選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1.8億元,小鎮一期項目已建成營業先后榮獲2018年中國十佳避暑康養小鎮、安徽省首批省級旅游小鎮、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鎮、安徽省省級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入圍中國品牌創新發展工程,被評為2017年度安徽網友喜愛的溫泉勝地等。

    霍山縣石斛小鎮位于霍山縣太平畈鄉境內投資主體為天下澤雨、中國中藥等港資、央企計劃總投資10.08億元小鎮規劃范圍2.73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31.59萬平方米。小鎮以景觀河道為主要生態線,以石斛小鎮核心區為中心,著力打造小鎮入口景觀區、石斛山風景區、石斛加工產業區、石斛生態種植區、石斛康養體驗區等五大功能區,最終形成一線、一核、五大區的總體格局,并于201935日入選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先后獲評國家級農業產業示范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中國中藥(石斛文化小鎮安徽省石斛產業集群鄉鎮、安徽省霍山石斛品牌戰略基地。

    二、 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縣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按照“三堅持、三防止”原則,強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一)堅持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上。我縣依托親山近水優勢,在山水融合發展上做文章,為每個鄉鎮量體裁衣編規劃、彰顯特色取小名”、壓茬推進節節高一是規劃引領。全縣一盤棋,出臺特色小鎮創建規劃,切實做到有項目必規劃,無設計不動工。聚焦以健康養老、旅游休閑、文化創意、戰新產業等重點產業,培育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的特色小鎮。如上土市溫泉小鎮以溫泉旅游為核心,融合西山文化、健康養生、戶外探險等為一體,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溫泉小鎮,成為霍山城市副中心。霍山縣石斛小鎮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霍山石斛種源繁育基地、全國最大的霍山石斛規模化種植基地、全國知名的霍山石斛創新創業示范基地。二是梯度培育。依據各鄉鎮特色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按照培育一批、創建一批、命名一批的原則,突出梯度培育,強化分類推進,防止一哄而上。對已獲批的上土市溫泉小鎮、霍山縣石斛小鎮重點抓好創建任務落實,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強化運營管理,細排投資計劃,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和配套設施建設。對產業有特色、發展有潛力的佛子嶺迎駕生態小鎮、大化坪茶香小鎮、諸佛庵藝術小鎮、下符橋花果小鎮、單龍寺鮮花小鎮等,編制規劃、謀劃項目,著力培育壯大

    )堅持產業建鎮,防止千鎮一面。我縣樹牢產業是特色小鎮生命力理念,聚焦特色優勢資源,做到一鎮一業,實現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一是做活一泉水我縣是中國好水縣,水質長保持在地表II類標準以上境內有17億立方大別山最純凈的飲用水資源,有百年歷史的優質溫泉資源上土市溫泉小鎮依托溫泉資源,引進華強集團作為投資主體,通過優質資源+優質資本模式,打造一個集養生、休閑、度假、購物、娛樂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目前,溫泉中心、穿越叢林、水上樂園等項目已建成運營,累計接待游客8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億元,帶動小鎮新增賓館、民宿和農家客棧130余家,土特產店36家,解決周邊群眾就業2000多個崗位,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5戶,260人實現穩定就業,戶均增收3.5萬余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有景玩、有活干、有錢賺。佛子嶺迎駕生態小鎮,依托中國好水資源,按照一瓶酒、一座城總體發展思路,立足迎駕集團現有產業基地,建設水文化博物館、白酒研究院、研學基地等重點項目,采取“傳統加工制造+旅游+研學特色發展模式積極申報爭取列入省級第三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二是唱好一出戲霍山縣石斛小鎮充分發揮霍山石斛種源地優勢,堅持不唱天不唱地,就唱一出石斛記發展思路,將霍山石斛與現代農業、生態旅游、休閑康養、中醫藥文化深度融合,著力將霍山石斛打造成綠色減貧的支柱產業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探索租金+股金+薪金扶貧機制,輻射帶動全鄉100多家石斛企業共流轉土地山場10000多畝,流轉費用每年達500多萬元,惠及700多戶群眾,并且可以50年長久收益,其中152戶貧困戶每年拿到土地流轉費用達90多萬元。如淮源農莊與周邊18戶農民簽訂合作協議,群眾以山場土地入股,并參與到農莊的種植、養殖、經營中來,年底統一進行分紅,每年戶均分紅約8000元。此外,全鄉有3000多人常年從事石斛種植加工等工作,每年臨時用工達20多萬人次,如天下澤雨每年長期用工200多人,每人每月2500-3000元,臨時用工3萬人次,每天80元,每月發放工資就有90萬元。以石斛文化為主題的何家大院、福康居等特色民宿,年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帶動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2015全鄉群眾銀行存款1.87億元,截至20196月已達3億元,戶均7.5萬元,人均2萬元。

    (三)堅持市場主導防止一包到底我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善用政府“有形之手”,依托市場無形之手共同推動特色小鎮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企業主體、政府服務模式。政府負責小鎮的產業定位、配套建設和審批服務,由企業作為小鎮投資主體,制定建設計劃,落實開工項目,實施經營行為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企業家創造力。如上土市溫泉小鎮,引進華強大別山集團開發投資和運營管理,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稅費上予以優惠、項目申報上予以幫辦、配套上予以優先,做好服務者角色。二是政府搭臺、市場招商模式。小鎮建設初期,政府適時介入,建政產學研平臺、集聚要素資源、積極招大引強,聯手培育大產業,促使小鎮健康持續發展如霍山縣石斛小鎮,由政府投資建設霍山石斛文化博物館、石斛綜合交易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等項目,在用地保障、財政扶持、金融服務、人才支撐出臺配套政策,吸引了長江精工、中國中藥等20余家石斛產業規模企業入駐。三是政企共建、產城一體模式。依托本土龍頭企業,政企合作共建,推動產、城、人、文、景等要素融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城鎮發展空間,實現共贏。如我縣上市企業迎駕集團,根據轉型需要,提供方案和路線圖,政府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供生產、生活所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營造相應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共同打造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小鎮。

    24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一级A一片在线播放高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性色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