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政府給村里建了這個健身廣場,還安裝了這么多健身器材,大家有空都喜歡往這里跑,特別是每天早晚,這里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對于我們這些喜歡鍛煉的老年人來說太方便了!”該縣稅鎮鎮十里溝村村民興奮的說。
太和縣是省級貧困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7335人,因病致貧48510人,其中,辦理慢性病證達到了42352人。“加強慢性病患者科學康復,有效控制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該縣衛計委主任趙自強這樣說。
為從源頭上提升群眾的健康水平,加大慢性病防控力度,近年來,太和縣積極探索體醫融合新模式,在健康脫貧、體育助貧工作中,做了大量實踐,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加強“防”——從源頭上預防疾病。
一是實施貧困人口疾病篩查。做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消化道癌癥篩查;與華大基因合作開展兩癌篩查,篩查人數達11.2萬人。二是積極開展健康知識專題培訓。組織各鄉鎮定期開展健康知識培訓及專題講座,全面提升群眾的健康素養。三是定期組織群眾性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傳統節假日和全民健身日等,組織開展適合各類人群、參與度高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有力推動了基層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
在政府部門引導和群眾廣泛參與下,群眾的健康素養逐步提高,全民健身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加快“建”——加快實施“雙基”項目建設。
一是投入3495萬元,對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療設備、設施進行“填平補齊”。二是投入2.6億元實施鎮村兩級體育設施全覆蓋工程,在鄉鎮建成1個1000平方米的室內健身中心、1個2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廣場、1個多功能球類運動場,每村建成1個標準燈光籃球場,配套1套健身路徑。三是投入1.1億建成31個鄉鎮殘疾人之家和240個村級殘疾人工作站。目前,全縣“雙基”建設項目全部完成。
這些公共服務建設項目在全縣各村遍地開花,提升了村容村貌,更為群眾享受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提供硬性支撐。
探索“融”——打通多部門合作渠道。
該縣衛生、體育、殘聯、扶貧辦等四部門多次到基層調研,共同探索體育鍛煉與健康康復的新路徑,下一步將建立“體醫融合”發展聯席會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由家庭簽約醫生開具“健康藥方”向屬地政府或體育部門提供,并由各村社會體育指導員依據藥方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健康指導,形成工作閉環和良性互動。
運動處方是健康扶貧與體育的有效結合點,該縣將在資源整合、優化程序、加強部門協調等方面助力,真正探索符合基層實際的“體醫融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