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區域經濟

    南寧“急了”

      作者:韋星  編輯:紀海濤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0-03-02
    南寧的困局,也是廣西的困局。

    南寧,有點“難”!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南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6.56億元,增長5%,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4%,較上年回落3.8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長1%,較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

    作為廣西首府,南寧的核心經濟指標,都是下行線,其對外影響值得高度關注。而這一切,從2019年開局那一刻,似乎就已經注定了。

    一、尷尬的南寧

    2019年3月28日,南寧統計局發布《2019年1-2月南寧市經濟運行情況簡析》,全市12個縣區中,7個縣區的工業增加值出現2.3%-28.6%不等的“負增長”。不僅如此,項目投資、房地產投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出現“大幅回落”。3月30日,澎湃新聞對此報道后,引發輿論嘩然:南寧挺難!

    廣西與中國第一經濟強省廣東山水相連,立體化交通無縫連接;作為自治區首府的南寧,當下和未來的運行態勢,引發眾多區域經濟觀察人士關注。

    在廣西14個地市中,南寧經濟體量最大,5%的增幅,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作為廣西“帶頭大哥”的南寧,拉低整個廣西增速——2019年廣西經濟增長6%,低于全國水平。

    對照南寧2019年初設定的發展目標,多項指標無法完成。比如,南寧預計經濟實現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

    落空的目標,著實讓南寧感到尷尬。在廣西14個地市中,南寧2019年經濟增速處于第12位;作為“廣西工業搖籃”的柳州,也只有2.4%增幅,在廣西墊底。

    不過,與柳州相比,南寧局勢正出現一些好的變化。

    2019年11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廣西實施強首府戰略工作會議,對實施強首府戰略進行系統部署,出臺《關于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支持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政策》,意舉全區之力,重點打造和實施“強首府戰略”。

    從這個意義上說,2019年是南寧開始步入最好時刻的重要年份,更是值得期待和觀察的好節點。

    位于西部陸海新通道上的南寧

    二、南寧挺“難”

    1950年,在一場柳州、桂林、南寧的“省會之爭”中,南寧笑到了最后。

    昔日“勝出”的南寧,如今面臨不少困局,主要問題在于:南寧旅游沒有桂林知名度高;工業也沒有柳州的基礎和底蘊;農業同樣泛善可陳。

    即便在廣西蔗糖產業獨領風騷的年代,這些產業也主要集中于來賓、崇左等地,南寧最多是總部“暫住地”。也因此,南寧被民間詬病,不少網民直斥南寧為廣西各地的“吸血鬼”:凡是發展稍好的,通過行政力量和影響力“吸”到南寧,使得經濟數據相對好看,但這種行為正變得越來越不可持續。

    放眼南寧,除一年一度的民歌節、東盟博覽會等盛會外,經濟上,其并無可圈可點的產業和優勢。

    自2003年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廣西,南寧成為東盟國家最熟悉的中國城市之一

    2019年,南寧的三次產業比重為11.2:23.2:65.6,三產高出二產42.4個百分點,產業結構畸形。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三產占比高,是經過工業化后自然發展的結果,然而南寧完全不然,并沒有經過高度工業化。

    市域強,必先工業強。在南寧工業內部,農副食品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煙草制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是主要產業。新興產業起不來,傳統產業上不去,工業基礎薄弱,導致南寧一遇風吹草動,經濟馬上下滑,抵御風險能力非常低。

    在城市發展戰略上,南寧也曾搖擺不定。上世紀90年代末,南寧重點打造瑯東片區。進入新世紀后,南寧發展方向一度往南寧西鄉塘一帶轉移,還盛傳將政府等辦事機構遷移過去。后來,南寧“重點向南”,“五象新區”肩負著“再造一個南寧”的新使命。

    南寧五象新區規劃圖

    梳理還發現,南寧的城市中心,伴隨著新城打造的要求,不斷出現和遷移:從過去的朝陽廣場到后來的金湖廣場,再到東盟商務區(鳳嶺中心)和當下重點打造的五象新區中心,一路“攻城掠地”,但除帶來房價的一輪輪潮漲,并不能帶來民間財富真正意義上的積累。

    房地產不是不可以發展,但一個地方過于依賴房地產,在缺乏核心產業作為支撐時,再增長就難以維持了。2019年,廣西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771.97億元,僅增長6.2%,比2018年低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增長7%,比2018年低2.3個百分點。

    廣西發展指標回落的背后,是“占據大頭”的南寧等重點地市發展指標的持續下降。南寧消費總額占全廣西近三分之一,但2019年,南寧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54.32億元,僅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7.41億元,增長4.2%,“拖累”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

    缺乏核心產業,無法吸引人才,民間財富累積難以持續,不只體現在南寧消費領域,整體經濟數據也不樂觀。南寧經濟在2017年突破4000億元,實現4118億元。但最近兩年,南寧還在為守住4000億元而努力。

    從中國統計年鑒查詢到的數據顯示,2018年,南寧經濟總量僅為4026.9億元。與2017年相比,出現近百億元絕對值差額。

    南寧的困局,也是廣西的困局。從宏觀數據看,廣西經濟近兩年持續走弱。2017年、2018年,廣西經濟增速先后跌破8%和7%,2019年廣西經濟增速下滑至6%,導致廣西在全國31省份的經濟排名下降,由2018年的第18位下降到2019年的第19位。

    三、“強首府”的焦灼

    面對尷尬的增速,廣西“急了”。

    2019年10月1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召開常委會議,要求全區上下把穩增長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打一場穩增長的攻堅戰,全力以赴沖刺四季度經濟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主要領導強調,決不能讓廣西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塌陷區”,要拿出“知恥后勇、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

    一個月后的11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再出大動作,召開廣西實施強首府戰略工作會議,對實施強首府戰略進行系統部署,會議強調“六強”,即“強工業、強創新、強金融、強樞紐、強開放、強治理”。

    在南寧“最壞的時刻”,廣西正以南寧作為重要抓手,謀劃新一輪增長。或許,南寧開始迎來了“最好的時刻”。

    廣西為何要“強首府”?

    在廣西發展格局中,南寧盡管借助政治、資源和區位優勢,實現廣西區域內“經濟大哥”的目標,與柳州、桂林等地也保持一定的優勢。但客觀來說,南寧經濟至今無法在廣西實現引領帶動作用,與“強首府”目標還有不小差距。

    這個差距究竟有多大?我們先看看廣西周邊省份的數據。

    向西北看,貴陽2019年經濟總量達到4039.6億元,占貴州24.1%。

    向西看,昆明2019年經濟總量達到6400億元,占云南28%。

    再往東北看,南昌2019年經濟總量約占江西23%。

    同在中部,2019年長沙經濟總量約占湖南30%,武漢約占湖北37%。

    然而南寧經濟總量至今約占廣西20%,在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中位居下游。也因此,南寧乃至廣西對“強首府”的呼聲,一直都很迫切、焦灼。

    南寧人在呼吁,廣西人在奔走。

    四、為什么要“強首府”

    南寧“強首府”呼聲來得有些晚。

    “十一五”以來,省會城市經濟繁榮現象出現在東中西部各個省區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表現得格外明顯。

    最近幾年,一些東部省會城市首位度低的“強省會”呼聲同樣也很迫切,且動作非常迅速。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強省會”呼聲一直很高,動作頻頻。在廣西發布的《關于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中,也專門提及借鑒南昌、合肥、南京、濟南等省會城市的先進經驗。

    山東濟南是東部地區“強省會”的代表,并有實質性大動作。2019年1月,山東撤銷省內最小地級市——萊蕪市。同時,將萊蕪市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成為濟南市下轄的區。調整后,濟南市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人口870萬。

    調整后,濟南2018年經濟總量取代煙臺,挺進山東“老二”位置。

    要知道,早在2004年,煙臺經濟總量就超過濟南,躋身山東第二,此后14年里,一直保持山東第二的位置。隨著濟南“強省會”、提升“首位度”戰略實施,在“吃下”萊蕪市后,以微弱優勢,拿下山東“老二”的位置。2019年,濟南經濟總量達到9443.4億元,成為“萬億俱樂部”強有力的后備軍。

    江蘇南京面臨的困境,也是省會城市首位度不高的難題。2019年,南京經濟總量為14030.15億元,只占到江蘇全省14%。

    在江蘇集全省之力提高南京省會首位度下,南京增速已連續11個季度在8%及以上,居東部地區GDP超萬億元城市首位,正在對江蘇“經濟老大”蘇州發起強烈沖擊,距離趕超天津也只有一步之遙。

    與南京同在長三角地區的合肥,得益于近年來的做大做強,一躍成為區域經濟格局的“黑馬”。

    合肥先是建設濱湖城市,拉開城市發展空間,后是打造一個米字型高鐵綜合樞紐。在長三角城市群規劃中,合肥與南京、杭州并列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2019年,合肥經濟總量連跨兩個千億元臺階,達到9409.4億元,成功跨入全國省會經濟10強,在全國城市經濟排行榜上再前進4位,位居第21位。

    合肥米字型高鐵網

    在中部,江西省會南昌也在努力提升“存在感”。2019年8月,南昌吹響了建設“大南昌都市圈”集結號,努力發揮省會的龍頭帶動作用,提升省域核心競爭力。

    與廣西同屬于西部的四川,是支持成都“強省會”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5月,成都將原本屬于資陽市的簡陽市(縣級市),納入成都代管,并由此開啟了成都“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空間布局。2019年,成都經濟總量為17012.65億元,占四川省經濟總量(46615.82億元)的36.5%,是“強省會”的典型和受益者。

    南京、合肥、成都、濟南等“強省會”發展的事實證明,一個省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省域“核心”,才能帶動全省乃至一個區域發展,才能在省與省之間的角逐中占得優勢。

    在廣西,這個“心臟”只能是南寧。

    五、“強首府”大勢所趨

    在2019年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雜志上,《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一文中提到,“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空間治理,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strong>

    從這個意義上說,工業發展不需要各地都一哄而上,而要根據各地實際,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生態則著眼于保護和發展,尊重經濟規律,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

    特別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當下,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應集中指向更易起成效的區域和領域,這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辦成事,使經濟發展勢頭“企穩向好”。

    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味著整合和資金投入不可能“撒胡椒面”,而應重點考慮如何在有限資源中極大發揮效用。這種背景下,強首府、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無疑是一種有效戰略。否則,在廣西全區范圍內,南寧無法形成領導力,產生輻射帶動作用,不僅作為“首府”的首位度無法體現,最終也影響整個廣西的發展。

    如果說,過去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未來,更多是城市群與城市群之間的競爭,格局已經改變。在這一輪競合中,廣西如果無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在自身境內形成“南北欽防”(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城市群,就很難在省際競爭和博弈中,為廣西未來探出新路。

    現在,已不是廣西內部城市間競爭的問題,而是廣西和其他省份的競爭問題,如果連作為廣西首府的南寧都沒有“肉”吃,省內其他城市要“喝湯”,基本上很難。

    需要強調的是,“強首府”戰略并不是說人為或靠行政力量壓制其他地方發展。在當前局勢下,廣西區域發展是有所取舍的:與過去相比,其他地方要獲得來自行政方面的資源傾斜,難度相對于南寧是要大一些,那些地方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先機。

    而南寧,也不意味著“強首府”戰略實施后,就可坐享其成。畢竟,沒有自身能動性的發揮,所有的一切傾斜,都難使自身有所作為。

    35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中文AV免费在线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本大胆欧美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 |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