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皖江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揭牌簽約儀式暨全省第四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正式舉行。
◎ 理順管理體制,實行“省支持、市管理”體制
◎ 創新運行機制,探索人事制度改革
◎ 壯大主導產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重要影響力的主導產業集群
安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推動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深入貫徹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提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水平,推動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
《意見》明確兩個集中區的發展方向,是努力打造長三角新興產業合作示范區,努力培育全省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努力構建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支撐極,努力建設產城融合綠色發展新城區。提出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經濟總量大幅躍升,畝均投資強度和稅收顯著提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集聚,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和服務鏈基本貫通,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現代綜合交通系統加速構建,綠色發展形成示范,體制機制創新有效推進等。
為實現發展目標,《意見》提出了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壯大主導產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14條重點舉措。
在理順管理體制中,明確提出為推動開放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按照打造責權利有機統一的高效管理體制要求,實行“省支持、市管理”體制,掛“皖江江北新興產業集中區”“皖江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牌子。
在創新運行機制中,探索推行“檔案保留、全員聘用、崗位管理、績效考核”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以崗定薪、同崗同酬、績效獎勵”薪酬制度。
在壯大主導產業方面,支持新興產業集中區以承接新興產業布局和轉移為主抓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著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重要影響力的主導產業集群。
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方面,按照“應放盡放”的原則向新興產業集中區下放審批管理權限。
在加強政策支持方面,明確省財政給予專項資金補助、獎勵性資金補助、地方政府債券、設立發展投資基金等支持,鼓勵各類金融資源向新興產業集中區集聚。根據新興產業集中區建設實際,省統籌單列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統籌研究用能需求的具體辦法。對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實行單列。
發展態勢
“近年來,起步區呈現穩步向好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江北新興產業集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增長18.1%、21.2%,今年一季度,仍保持平穩增長。截至今年3月,起步區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70.4億元,外貿進出口2.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1億美元,財政收入95.1億元。“近兩年,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的發展速度加快,發展質量提升,已經步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一組數據可以說明: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工業產值增長160%,凈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凈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5%、工業產值增長92.3%,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4家,凈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工業產值由2017年的10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50億元。”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省市兩級政策相互疊加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在發展戰略、基礎設施、項目扶持、招商引資、資金投入、人才支撐、合作共建等方面,一系列政策措施紛紛出爐,省、市兩級政策相互疊加,使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成為吸引投資的洼地、開放發展的高地。“《關于推動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擘畫了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緊緊抓住國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優勢產業集群、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系統、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藍綠交織的生態城市布局、富有效率的運行管理體制機制,著力建設具有生態、創新、制度等優勢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引領型新區,未來將形成產業特色鮮明、增長動力強勁、綠色本底牢固、政務服務高效、示范效應明顯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