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焊槍舞動人生的華章,用創(chuàng)新堆積生命的厚度,“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孫紅梅;匠心連通神經,妙手力排難疾,為飛機神經系統(tǒng)把脈問診的“主治醫(yī)師”,“空軍裝備部裝備修理質量先進個人”施娟;退伍不退色,戰(zhàn)訓建奇功,當之無愧的導彈雷達引導頭精修尖兵,“空軍裝備部優(yōu)秀共產黨員”趙日美3名工匠走進安徽蕪湖開展宣講。
本次宣講,廣泛傳播了“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技藝精湛、貢獻突出”的金牌藍天工匠精神。
“孫紅梅、施娟、趙日美三名‘金牌藍天工匠’來廠宣講,我期待已久,我們集訓隊正在備戰(zhàn)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這將是對我們的一次巨大鼓舞和鞭策。擔任我們總教練的是呂恩銘大師,他也是‘金牌藍天工匠’。”榮獲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飛機維修項目全國第三名、“全國技術能手”羅凱對記者說。
“與‘雷達修理神手’趙日美交談,我們深感手上的功夫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戰(zhàn)斗力,我們在技能和創(chuàng)新兩個方面都要始終把先進作為我們的標桿。”“蕪湖十大杰出青年”曾壘在趙日美技術座談交流會中侃侃而談。
“40余本筆記成就的電纜神手,她是官兵眼中的定海神針,更是徒弟心中靠得住的大山,施娟大師的眼神里始終透露出果敢和自信”一位進廠1年的新員工在和記者聊著施娟大師帶給他的真實感受。
一個個生動的畫面展示了一把焊槍鑄起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孫紅梅夜以繼日攻關的情景。
一聲聲部隊的贊揚讓人們對永不退伍的老兵趙日美頓生敬佩。
一頁頁密密麻麻對電纜導線的剖析創(chuàng)下的縮短檢測時間的奇跡讓施娟成了一個耀眼的標桿。
7月28日,孫紅梅、施娟、趙日美等3名金牌藍天工匠走進蕪湖某空軍修理廠,在“金牌藍天工匠”宣講會舞臺上,分別作了《我的航修夢》《堅守初心 我一直在路上》《弘揚工匠精神 矢志鑄劍藍天》事跡宣講,每一個故事感人至深、每一個事跡振奮人心,受到該廠青年的熱捧。孫紅梅與一群剛剛受到工廠表彰的“優(yōu)秀見習生”、“技術業(yè)務新能手”“希望之星”代表座談中,分享了一本對她有很大人生動力的《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希望之星”杭星當場賦詩一首《紅梅贊》“曾經谷城不辭遠,山中紅梅初心艷。”趙日美與航空電子攻關團隊切磋技藝,他的專注和現(xiàn)場洞察力讓大家折服。施娟現(xiàn)場展示了她的學習筆記,其中的一個攻關過程,引起了工廠電纜團隊的濃厚興趣,座談交流儼然變成了一場攻關研討,大家都十分投入。
該空軍修理廠始終堅持“有多大能耐,就建多高踏板”的人才理念,記者了解到,在“金牌藍天工匠”評選中,該廠培養(yǎng)出了結構修理神手呂恩銘、零備件研制專家陳衛(wèi)林、結構故檢大師韓黔飛3名“金牌藍天工匠”,是全系統(tǒng)產生“金牌藍天工匠”最多的工廠。
“金牌藍天工匠”宣講在全系統(tǒng)引起“工匠旋風”。廣大青年紛紛表示我們一定要以金牌藍天工匠為榜樣,牢記服務部隊,聚力戰(zhàn)訓的使命。堅決做到聯(lián)系部隊最緊密,完成任務最堅決,修理質量最可靠,服務保障最及時,在平凡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積極踐行“精、誠、新、快、和”企業(yè)核心價值觀,把一輩子做好一件事落實到每一次焊接、每一次制作、每一次修理、每一次保障當中,不斷為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