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普通牙刷值幾塊錢?加工環衛車的邊刷要多少技術?
在安徽潛山市源潭鎮,制刷“小手藝”,已做成百億“大產業”。2022年,源潭刷業產值超過100億元,行業規模國內第一,環衛刷、工業刷、民用刷分別占國內市場份額90%、70%、30%,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帶動全鎮一半人口就業,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
縣域要發展,關鍵靠產業,靈魂在特色。潛山源潭是如何把“小小的刷子”做成百億特色產業集群的?又有哪些啟示?
“有人的地方就有刷,有刷就有源潭刷”
潛山制刷特色產業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主要聚集于源潭鎮。經過多年發展,源潭制刷從最初養家糊口的“小手藝”,變成了引領發展的大產業;由散布村鎮的“草根經濟”,壯大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由傳統服務“千家萬戶”,發展到“既能上天入地,又及遠洋戈壁”,做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刷,有刷就有源潭刷”。
回顧50多年發展歷程,梳理“小手藝”到“大產業”的時間脈絡,源潭制刷成功地跨越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背包客起家。窮則思變、窮則思富。改革開放初期,源潭鎮一些有經營頭腦的農戶懷揣致富夢想,收購豬鬃進行分揀,加工成毛筆或簡易油漆刷,背著小毛刷到四川、廣東等地闖蕩,開始了源潭刷業之路。如,源潭民用刷最大的企業六順達創始人儲文明從少年起便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背包客隊伍,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
第二階段是小作坊仿制。上世紀90年代,走南闖北的“背包客”們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在兜售中捕捉到商機,發現工業刷利潤更高,開始拆解廢舊工業刷,“偷師學藝”,模仿生產工業刷,制刷方式也由純手工轉變為半機械化,銷售市場很快擴展到全國各地。
第三階段是園區化發展。進入本世紀后,當地政府清醒認識到,“星星點點”制刷走不遠、撐不長,唯有集聚發展才能走得穩、走得遠。2002年,政府主導建設了民營經濟園區,做強園區承載平臺,理順園區管理機制,引導散落在集鎮各地的小微制刷企業入園,實現園區規模化、集聚化生產。
第四階段是集群式突圍。經過不斷發展,2009年,中國輕工聯合會授予源潭“中國刷業基地”稱號,2011年獲準籌建省級潛山源潭經濟開發區,形成了集原材料生產、刷產品加工、研發、銷售、信息、物流等相對成熟的產業體系,構建起縱向分工明確、橫向緊密協作的刷業特色產業集群,于2017年開始步入成長的快車道。
第五階段是刷之都出圈。2019年,中國輕工聯合會授予源潭“中國刷業之都”稱號,從此源潭有了刷業發展的“金字招牌”,成為安徽省內唯一以工業制品冠名“都”稱號的地區。圍繞“中國刷業之都”建設,源潭立足刷業、發展刷業、突破刷業,大力發展特色板塊經濟,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市域經濟副中心“兩化融合副中心”建設。
“小刷子”做到百億產值,源潭刷業實現了“四個蝶變”:
產業規模從小到大。2010年到2022年,制刷市場主體從200余家增至5000余家、增長了24倍,產值從11億元增至105.6億元、增長了近9倍。特別是2017年后,隨著更多的企業進入園區,產業集聚度不斷提高、產業鏈不斷延伸,源潭刷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僅4年時間產值就從50多億元增長到100多億元,連跨5個10億元臺階。
產品類型從少到多。由當初只生產油漆刷單一品種,到后來涵蓋環衛刷、工業刷、民用刷三大類別,形成“千個產品、萬種型號”,長期為中國商飛、華為、京東方、陽光電源、三星等知名企業提供配套。
產業層次從低到高。由初期的油漆刷、洗衣刷等低端產品,發展到生產高端刷絲、液晶顯示屏刷滾等中高端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廣泛運用于隧道盾構機、遠洋艦艇、大飛機等“國之重器”。
產品市場從內到外。從背包最先只裝“兩種刷子”跑國內少數省份,發展到產品遍布全國各地,后來又走出國門,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多個國家。
堅持主導產業不動搖
調研發現,源潭特色產業集群之所以能夠一枝獨秀,關鍵在于堅持“企業做產業、政府做生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法步法和打法。
首先是堅持主導產業不動搖,久久為功有定力。源潭制刷手藝“偷學”于桐城市青草鎮等地,之后憑著一批腦子活、能吃苦、敢闖蕩的“刷一代”艱苦創業,持續不斷地帶出了“刷二代”“刷三代”,現已形成了全民制刷、愛刷、護刷的濃厚氛圍。
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順勢而為,始終對刷業“高看一眼”,一屆接著一屆干。“十二五”以來一直把刷業確定為主導產業,并制定差別化扶持政策,如對一般工業項目生產設備的投資額給予10%的補貼,而對輕工刷業給予20%的補貼,推動了刷業發展壯大。
反觀當年的“師傅”桐城,由于對刷業沒有聚焦聚力、咬住不放,導致產業規模徘徊不前,從多年領先到2006年旗鼓相當,再到現在僅有源潭的1/5,“師傅遠遠落后于徒弟了”。
其次是堅持創新引領增動能,產業升級有支撐。“小刷子也有‘卡脖子’難題”,破解難題唯有創新。概括起來說,走了四步棋。
鍛造制刷技術“金剛鉆”。源潭制刷人肯鉆研、愛琢磨,始終把掌握核心技術作為刷業發展的制勝之道,敢于同對手爭高低、樂于向同行學技術。長中刷業花4萬多元從德國進口一臺洗地機,學習消化再創新,成功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洗地機,價格不到國外的1/10。
搭建創新合作“立交橋”。源潭制刷人深刻認識到,刷業發展光靠“土專家”不足以解決技術難題,必須借助于高校院所的創新資源。先后與華中科大、合工大等國內知名高校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與安工大共建刷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省外合作建立7個“研發飛地”,累計申報各項產品專利185項。
掌握行業發展“話語權”。誰掌握了標準制定權,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動權。源潭制刷人對此深信不疑,先后設立全國首個省級刷制品質量監督檢測研發中心,率先頒布國內刷制品地方標準,牽頭制定10個團體標準、4個地方標準,牢牢站穩了行業發展的制高點。
插上數智賦能“金翅膀”。數智賦能傳統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順應這種趨勢,源潭制刷企業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開展智能工廠數字化改造,推動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省級智能工廠1家。
第三是堅持搭建平臺見真章,集聚資源有載體。源潭圍繞吸引匯聚各類要素資源,搭建了四類平臺載體。
一是打造產業集聚平臺。建設總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的刷業產業園,出臺鼓勵企業入駐園區支持政策,引導散落在集鎮各地小微制刷企業入駐標準化園區,推動刷業集聚化發展。獲批省財政廳2億元專項債發行計劃,高標準建設智能清潔裝備產業園。
二是打造創新孵化平臺。建設10萬平方米源潭刷業高新創業園,打造拎包入住的產業“孵化器”,引導成長性好的中小微企業和新簽約項目進駐園區,推動制刷企業“個轉企、小升規、企轉新”。
三是打造產品展示平臺。高標準建設刷藝小鎮客廳,展示中國刷業之都品牌形象,提升特色小鎮文化品位,打造成為宣傳刷藝小鎮的載體、招商引資的橋梁。2022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源潭)國際刷子工業展覽會,吸引美國杜邦等境外企業在內的120家企業參展。源潭成為刷博會永久會址,為刷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
四是打造刷業商會平臺。2017年,源潭申請設立了安徽省刷業商會,是全省唯一設在鄉鎮的省級行業商(協)會。潛山市積極支持該商會發展,每年資助40萬元,推動開展招商引資、行業自律、企業家培訓、“金刷工匠”評選等活動,在更大范圍感召更多優質資源要素向源潭加速集聚。
“源潭沒有買不到的刷子”
市場永遠是產品的“生命線”,空間的大小決定了產業發展的前景,源潭是如何打開市場的?
源潭的答案是堅持以變應變求突破,開拓市場有實招。
做強電商業務。源潭獲批全省唯一設在鄉鎮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入駐阿里巴巴、亞馬遜等跨境電商企業和服務平臺35家,引導2000余家企業注冊、70余家企業開通國際網站。2022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3900萬美元,同比增長45%。
做大海外業務。為滿足企業進出口需求,源潭建成了全省唯一的鎮級公用型保稅倉,設立了中外運源潭報關窗口,海外業務由2006年起步,發展到2022年刷業及制成品出口額近3億美元。2023年正積極布局海外倉。
做成定制業務。針對刷業市場靈活多變的特點,源潭刷業在發展策略上以變應變,不是有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市場需求什么就做什么,基本能夠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有的客戶贊嘆道“源潭沒有買不到的刷子”。
全力拼經濟,拼的就是營商環境
源潭刷業能發展壯大,離不開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源潭始終堅持優化環境不松勁,精準服務有力度。
圍繞刷業辦實事。潛山市出臺促進源潭刷業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每年實施十件實事,細化任務清單,督查考核辦全程跟蹤督辦,防止目標“空設”、責任“空轉”。
特色金融解難題。市財政每年設立2000萬元刷業發展基金,支持刷業創新升級,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創新平臺等配套服務水平。源潭能夠做到像浙江一樣,根據企業需求量身定制“刷業貸”等特色金融產品,累計發放貸款1.8億元。設立全省首個鎮級融資擔保公司,累計為企業提供擔保貸款近30億元、過橋業務近65億元。
頂格服務事特辦。市行政服務大廳設立“源潭”辦事專窗,實行企業注冊、備案、用地規劃許可等全程幫辦代辦。
在源潭刷業的發展中,源潭堅持圍繞“鎮當城建、產城一體”,推進特色產業小城市建設,大幅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質和美譽度。
提升城市能級。堅持工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聚焦潛山市域副中心城市目標,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通城市大通道,爭取岳武高速東延線在源潭設立出入口,新建10.5公里北接無岳高速、南接主城區的快速通道,主動融入合肥1小時經濟圈,打造潛山承接合肥輻射的“橋頭堡”。
完善公共配套。源潭建起了全市最好的醫院、最棒的小學,免費開放魯坦河、永大體育2座公園和市民健身中心,建成了滑板比賽標準化場館,培育特色餐飲上百家,專門開設了肯德基門店,全方位提升了教育、醫療、休閑等公共服務水平。
集聚產業人才。源潭因刷業集聚了外地創新創業人才近3萬,占到全鎮戶籍人口一半。某企業在新年晚會上,有來自15個省份員工用家鄉話送出新年祝福。特別是一批高學歷的90后、00后“刷二代,刷三代”陸續回歸、返鄉創業,為源潭刷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力潔刷業負責人儲德節不僅把父輩開創的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還把自己的上海客戶發展成了合作伙伴,在源潭落地了洗地機整機項目。
(作者單位: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