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安徽答卷】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

      作者:夏勝為  來源:安徽日報時間:2023-09-26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安徽,強調要“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安徽生態環境優美,承擔著區域重要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的重任,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我省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建設“四廊兩屏”等,美麗安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81.8%,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提高到86.1%,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十年禁漁效果彰顯,“鳥中國寶”東方白鸛重現巢湖,“水中國寶”長江江豚逐嬉皖江,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在江淮大地成為常態。

    精準治污 守護碧水藍天

    “以前在家經常聞到刺鼻的氣味,天氣熱了連窗戶都不敢開。如今好了,刺鼻的氣味消失了。”談起生活環境的變化,蚌埠市民劉先生高興地說。

    上月,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蚌埠督察。督察組下沉督察發現,蚌埠市禹會區某廢舊物資回收站異味擾民,當即交辦蚌埠市處置。經查,該廢舊物資回收站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未建設污染防治設施。禹會區相關部門隨即約談該廢品回收站經營者,拆除廢舊泡沫加工生產線,恢復場地原狀。

    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持嚴的基調,公開督察典型案例,發揮警示震懾作用;廣泛受理群眾信訪舉報。今年以來,我省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排查問題7455個,已完成整改6429個,推動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升群眾環境獲得感。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近年來,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從集中攻克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把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中之重,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水環境質量提升,還老百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

    保護生態,生態也會回饋。2018年到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從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71.7%提高到86.1%。2022年,污染防治成效得到鞏固,空氣質量總體穩定向好,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4.8%,巢湖湖區藍藻水華累計發生面積下降50.1%。今年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降幅位居全國第二。

    生態修復 夯實生態本底

    在定遠縣城北郊,泉塢山城郊森林公園如今成了當地人的“網紅”打卡地。“這里風光好,空氣清新,我們經常來散散步。”60歲的居民劉德銀說。

    這處風景優美的生態游園,過去是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山。近年來,當地堅持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恢復土地功能、植被重建、美化礦山生態環境等多管齊下,一座林地面積5000多畝、自然風光秀麗的郊野公園展現在定遠老百姓眼前。

    開展生態修復,筑牢生態屏障,功在青山綠水,事關民生福祉。2021年3月,我省全面啟動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與此同時,我省統籌推進皖南、皖西兩大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兩年來,“四廊兩屏”涉及縣(區)完成人工造林41萬畝、封山育林227萬畝,成功創建1個國家森林城市、7個省級森林城市、118個森林城鎮、1252個森林村莊。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江淮大地生機盎然。林長制改革是我省生態建設領域的一項創舉。我省建立了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責任到人。全省5.2萬余名各級林長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

    深化示范引領,守護青山綠水。三輪試點、十余年探索,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以來,新安江水質連年達到補償條件,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今年6月5日,試點工作迎來新的飛躍。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協議》。至此,籌劃多年、寫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樣板區建設揭開“面紗”。樣板區建設著力推動產業對口合作和人才交流持續深化,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基本形成一體化生態保護與協同發展新格局。

    低碳發展 全面綠色轉型

    前不久,三峽能源阜陽南部風光儲基地阜南儲能項目順利并網。該項目共配置90套磷酸鐵鋰電池組成的儲能單元,儲能規模全國領先。項目單次最高可以儲電60萬千瓦時,按照每天充放一次計算,每年釋放的電量可以滿足9萬多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儲能電站好比一個大型“充電寶”,通過與周邊的光伏和風電場相連接,在用電低谷期將電能儲存在這里,遇到用電高峰時就放電來補充電網負荷,形成了風、光、儲一體化的運行模式。“每年最多可實現2.19億千瓦時的電力消納,相當于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2萬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1萬噸。”項目運營人員鄧新海說。

    包括新型儲能在內,如今,安徽正通過擴大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持續推廣綠色能源應用,加快煤炭消費減量替代。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03萬千瓦,占全省發電新增并網裝機的74.2%。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在加快構建。

    隨著“雙碳”戰略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迎來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我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實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能效提升、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碳達峰十二大行動”。當前,“碳達峰十二大行動”有序開展,我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科技和產業支撐。省生態環境廳聚焦新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塊,突出“雙招雙引”“培育壯大”兩大路徑,推動產業加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光伏產業集群、先進環保產業集群、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綜合性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累計組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省級創新平臺17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

    2022年,省工作專班共推動落地項目1647個,總投資額11549.56億元。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項目落地共434個,總投資額3992.39億元。

    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全省各地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不斷呈現、刷新。

    3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亚洲国产第一在线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9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色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