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市縣動態

    大潮澎湃東風勁——滁州深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側記

    時間:2024-07-21

    盛夏七月,熱情似火。7月19日至20日,來自中央駐皖以及全省的近40家主流媒體、新聞院校100余名社長、總編、教授、記者齊聚滁州,共同參加2023年度安徽經濟新聞獎(報紙系列)評選活動。同時,踏著夏日的清風,大家乘坐滁寧城際鐵路,來到江蘇安徽兩省、蘇州滁州兩市跨省、跨江合作共建的重點項目——中新蘇滁高新區,深入企業車間、觀摩生產現場、對話企業負責人,以點帶面,從不同視角挖掘新聞線索,采集新聞素材,零距離感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滁州帶來的嬗變。

    1.jpg 

    鳥瞰蘇滁高新區

    大潮澎湃處,激越看帆起.

    近年來,滁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以“融圈進群”為方向,以省際毗鄰地區和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為重點,借東風、搭平臺、促合作,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三、全國百強,實現了從全省“總量第一方陣、人均靠后”向“總量第三、人均前列”的歷史性轉變,并朝著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邁進。

    打破壁壘

    一處處“試驗田”熱潮涌動

    滁州、蘇州、新加坡,這三處在地圖上跨越了省界、國界甚至隔著南中國海的地點,因為相似的發展理念聯系在一起,共同打造了蘇州工業園區走出江蘇合作共建的首個項目——中新蘇滁高新區。在園區規劃館,沿著展廳長廊,采風組一行一邊聽取工作人員有關園區發展歷程、規劃設計的介紹,一邊詢問園區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情況,紛紛對園區近年來的發展成果贊賞有加。

    2.jpg

    評委和嘉賓參觀蘇滁商務中心規劃館。      

    “園區既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者,也是一體化發展的受益者。”中新蘇滁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馬暉介紹,園區充分發揮合作共建機制優勢,與中新集團建立“雙主體”合作模式,共同決策、協同發力。經過10余年發展,從清流河邊的一片荒野洼地搖身一變成為火熱的投資熱土,手握“長三角共建省際產業合作示范園”等官方認證,累計入駐工業企業超300家,其中60%的外資項目、70%的投資額、75%的項目數來自長三角地區,成為滁州對外開放合作示范窗口。

    跨區域“牽手”,打破的是常規,創新的是機制。中新蘇滁高新區的快速發展只是滁州下好跨省協同的“先手棋”,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樣板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滁州市借力政策東風,持續深化與滬蘇浙地區對接合作,與長三角地區共繪“一張藍圖”,共同編制規劃20余個,努力實現一張圖規劃、一盤棋推進、一體化管理。

    3.jpg

    評委和嘉賓參觀蘇滁商務中心規劃館。      

    “一體化,不是簡單的‘1+1=2’,而是優勢互補、協同發力,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滁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樊紅兵介紹,滁州深度嵌入長三角產業鏈、創新鏈,從體制機制上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政壁壘,在全域推進毗鄰地區跨界合作,一處處“試驗田”熱潮涌動。頂山—汊河、浦口—南譙2個省際毗鄰區新型功能區率先突破,被寫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啟動建設以來,落地億元以上項目118個、協議總投資925億元。天長—六合、明光—盱眙2個省際毗鄰區新型功能區多點發力,一大批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在全省率先揭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鳳陽省際合作園區、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定遠合作產業園,頂格成立領導小組、專班專人專職推進合作園區建設,已簽約項目35個、總投資超210億元。此外,還依托合肥都市圈輻射帶動,共建合滁定遠、全椒兩個合作園區,串起了滁州發展的“聚能環”。

    協同發力

    一個個優質項目接踵而來

    “項目工程已接近尾聲,目前正進行裝修收尾工作,按照計劃,下個月即將開園。”位于中新蘇滁高新區的筑醫臺(滁州)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施工現場,工人與機器均“開足馬力”戰高溫、搶工期,電鉆聲、焊接聲此起彼伏。公司副總裁王翠峰告訴記者,作為北京筑醫臺和蘇州艾隆科技投資25億元聯手打造的第一個產業載體,地塊共占地274畝,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醫院建設領域第一個大規模的聚合性的產業載體,也是全國首個以推動醫院建設產業發展邁向現代化和數字化方向的創新型第五代產業園區。

    4.jpg

    評委和嘉賓在筑醫臺展示大廳參觀。

    “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越的區位優勢,是我們選擇投資滁州的主要原因。”王翠峰介紹,開園后,筑醫臺(滁州)基地將通過聚合政、產、學、研、用資源,吸引更多的醫療解決方案伙伴企業共同落地,形成產業上下游供應商集群式發展。 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是“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滁州推深做實產業鏈“鏈長制”,圍繞八大產業鏈,積極引進培育上海、蘇州、南京等地主導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促進產業組團式承接、集群式發展。

    近三年來,引進滬蘇浙地區億元以上項目超800個、實際到位資金居全省第一。與此同時,滁州還順應“雙碳”戰略,緊盯“新三樣”,搶占新賽道,壓茬開展季度攻勢,頂格推進項目建設,季度組織“三看三比”集中觀摩,“十四五”以來,全市引進80億元以上項目近30個。

    鏡頭再向前推移,在中新蘇滁高新區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采風團被一派智能化生產加工的熱鬧景象所吸引,只見一輛輛AGV智能運輸小車來回穿梭,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一個個自動化機械手臂上下揮舞,一批批太陽能電池面板有序下線…… “以前這種車間需要工人600人左右,通過不斷地智能化和技術改革,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目前該車間只需要200人就行。”旭合科技副總經理任軍利介紹,目前該企業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6%,技術水平在行業內處于前列,預計2024年公司可實現產值30-40億元。

    5.jpg

    評委和嘉賓參觀旭合科技。

    區域協同創新,是長三角在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進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協同發展的關鍵。圍繞合作共建,滁州市加入長三角創新創業發展聯盟和“雙創券”試點區域,與上海市楊浦區、徐匯區政府開展協同創新戰略合作,探索共建“科創+產業”伙伴園區、打造“研發制造飛地”等。人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案例獲評“全國百佳案例”,蟬聯“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系全省唯一。

    加強與長三角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等戰略合作,促進更多創新成果來滁州落地轉化。此外,滁州市積極參與南京都市圈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在區域創新發展、資源開放共享、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構建共同發展新格局。

    共建共享

    一件件民生實事接連落地

    “咚——前方到站蘇滁商務中心站。”伴隨著列車與軌道的轟鳴聲,一只橘紅色的“火鳳凰”風馳電掣般地向南京方向駛去。      

    10年謀劃,5年建設,作為全國首條跨省城際鐵路以及長三角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標志性項目,滁寧城際鐵路起點站位于安徽省滁州站,終點站位于建設中的江蘇省南京北站,全長約55.35公里,設站17座,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14座。其中,全長49.66公里滁州段已于去年6月28日開通運營。

    “滁寧城際鐵路滁州段的開通運營,標志著滁寧兩地百姓呼喚已久的交通新通道,從概念走向現實,‘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形成。”滁州市滁寧城際鐵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華松介紹。

    6.jpg

    評委和嘉賓體驗滁寧城際軌道交通。      

    作為技術人員,家住南京市頂山街道,在中新蘇滁高新區上班的劉星宇是滁寧城際鐵路開通運行的受益者之一。忙完一天工作后,花費19分鐘搭乘滁寧城際鐵路,再騎電動車10分鐘,劉星宇便從公司回到了家中。“城鐵的開通不僅拉近了兩座城市間的地理距離,也拉近了老百姓的心理距離。雖然每天跨省上班,但是好像又沒出城。”劉星宇笑著說。 交通基礎設施的全方位互聯互通是“同城化”的關鍵。

    滁州編制沿南京江北新區扇形區域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快速通道布局方案,謀劃寧滁一體化協同發展交通重點項目近30個。銜接江蘇的省際高速公路共9條,大多連通南京,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車里程全省第一。與滬蘇浙形成了8條高鐵城際、15條高速公路、9條水運航道、5個內河港口的“鐵公機”互聯互通交通網絡,共同打造“高速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長三角”、“航道上的長三角”、“翅膀上的長三角”。

    此外,滁州還開通至南京公交班線6條,占江蘇全省開通省際毗鄰公交線路總數的近十分之一。滁州公交“亭城通”市民卡與南京等全國110個城市實現聯網互刷。

    7.jpg

    評委和嘉賓體驗滁寧城際軌道交通。

    “好鄰居”變“一家親”,協同共進唱好“同城記”。滁州深化共享南京的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為“寧滁同城化”提供了最強黏合劑。      

    醫療方面,滁州通過合作辦院、設立分院、組建醫聯體或專科聯盟等形式與長三角醫療機構合作項目200個。滁州市民通過南京都市圈預約掛號平臺,可在包括滁州在內的都市圈9市1區133家醫院8755個醫學專科預約掛號。滁州市一院加入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天長市人民醫院、明光市中醫院加入了南京腦科醫院醫聯體,南京兒童醫院在滁設立了滁州兒童醫院、全椒人民醫院等3家分院。

    8.jpg

    評委和嘉賓在明光酒廠參觀。

    教育方面,滁州從幼教、義教、職教、高等教育等多個領域積極引進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10對寧滁學校結對,包括滁州市田家炳學校和南京金陵中學河西校區等。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南京秦淮夫子廟小學等知名中小學陸續在滁州設立分校。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滁設分校外,滁州還在深化與南京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在寧大校大院大所的合作,打造“研發+制造”科創飛地。

    9.jpg

    評委和嘉賓在明光酒廠參觀。

    政務服務方面,滁州深化與長三角城市服務合作,探索建設統一開放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在全市行政服務窗口,已實現14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72項事項南京都市圈“跨域通辦”。安徽省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在來安縣與浦口區“跨省通辦”專窗發放。南譙區探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承諾審批、容缺審批制度改革,并建立了省際跨界一體化示范區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機制。      

     “融圈進群”,滁州步履不停,蘇皖兩省一座一體化通勤圈、產業圈、生活圈建設初見成效。

    2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亚洲 |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