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又有大動作。
5月17日至19日,2024阜陽投資貿易洽談會、首屆RCEP企業家合作會議召開,來自11個RCEP成員國的54名外賓,6名院士、500余名企業家及阜陽城市圈13個毗鄰縣市區黨政負責同志等600余人,相聚淮河之濱、潁河之畔,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會上,RCEP企業家合作會議永久落戶阜陽,總投資超650億元的80個產業類項目會上簽約,《阜陽城市圈物流降本增效共建共享合作宣言》發布……
大動作的背后,是阜陽正在展現作為皖北全面振興龍頭城市的責任與擔當,加快建設引領皖北發展的核心區域——阜陽城市圈。
這不禁讓人發問:阜陽憑什么能?
“阜陽有條件、有基礎、有機遇”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從一條在阜陽人朋友圈刷屏的消息說起。
2024年3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復《阜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批復中,阜陽被賦予新的定位——皖北龍頭城市。
這樣的表述,在安徽省級文件中尚屬首次。
更重磅的是,2024年4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的《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劃定“兩圈”,即合肥都市圈、阜陽城市圈。
其中,阜陽城市圈包括阜陽市全域及周邊市縣,是引領皖北發展的核心區域,打造成為皖北城鎮協調發展示范區和皖北新興增長極。這也更進一步印證了阜陽的皖北龍頭城市地位。
消息一出,瞬間點燃了阜陽人的情緒,刷爆朋友圈:“阜陽迎來大利好!”“阜陽被寄予厚望!”“阜陽跨省出圈”……
刷屏的同時,也讓外界產生了疑問:阜陽憑什么能?
首先,阜陽有條件。
阜陽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人口超千萬地級市,目前,阜陽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6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160萬,建成區面積排名安徽省第三,皖北第一,正在扎實推進阜城阜南同城化,建設現代化“濱淮擁湖”Ⅰ型大城市,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300萬人以上,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潛力巨大,具備打造區域商務、科創、醫療、教育、文旅中心的條件。
特別是,在武漢、鄭州、合肥、徐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圍空區中,以阜陽中心城區為圓心,以100公里為半徑,阜陽城市圈涵蓋了皖豫兩省7個地級市的21個縣(市、區),區域總面積3.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000萬人,最有條件成長為區域中心城市并帶動周邊地區協同發展。
2023年6月,阜陽市全域與周邊毗鄰13個縣(市、區)簽署《阜陽城市圈城市合作協議》,進入協同合作新發展階段。2024年5月17日,阜陽城市圈座談會召開,這已是第三次舉行,初步形成了區域協調聯動機制。
其次,阜陽有基礎。
2023年,阜陽經濟總量達到3323.7億元,穩居安徽省第四、皖北第一,是繼合肥、蕪湖、滁州之后的“安徽第四城”,成為安徽重要的增長極。
拉長時間段來看,阜陽“進擊”越發明顯。
公開數據顯示,2010—2020年間,阜陽經濟總量從721億元增至2805.2億元,在全國增長最快的地級市中排名第2位,全國排名從第179位躍升至第98位,十年間完成對81座城市的趕超。2023年,阜陽繼續位居中國城市經濟百強。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2023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躍升至全國第14位,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全國地級市第18位。
很多在外的阜陽人感慨:“阜陽是一個爭先進位的‘上進生’”。
第三,阜陽有機遇。
當前,阜陽既面臨重大戰略疊加覆蓋、政策效應加速釋放、產業鏈供應鏈調整重構、市場潛力集中迸發、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等歷史機遇,又擁有長三角和中原城市群“雙橋頭堡”的區位優勢、鐵公機水四位一體尤其是京港臺高鐵交匯的交通優勢、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的政策優勢、“百億糧倉”種養循環的農業優勢、千萬人口及輻射周邊消費的人口優勢等五大優勢,有利于加快建設皖北龍頭城市和阜陽城市圈。
“阜陽有條件、有基礎、有機遇建設皖北龍頭城市和阜陽城市圈,更有能力建好。”多位區域經濟專家分析說。
這反映出的是阜陽在安徽發展格局中的位勢進一步提高、在皖北地區的排頭兵作用進一步彰顯。
那么,阜陽這種變化得益于什么?
“阜陽很‘硬核’”
阜陽之變,變在產業。
當很多人對阜陽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農業大市時,阜陽已悄然變身,成為安徽的工業重鎮、皖北的工業大市:
石墨烯鉛酸電池產能全國最大;全國最大規模鈣鈦礦組群項目簽約落地;阜興科技等3家企業入選省千百億“鏈主”企業培育計劃,數量位居皖北第1;江淮汽車10萬臺中重卡技改項目基本建成;比亞迪、立訊精密、森萍等企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昊源化工連續上榜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欣奕華入選中國新經濟領域獨角獸公司榜單,2023年翔勝科技片式芯片電阻出貨量位居全國第2……
這些龍頭企業和大項目,持續刷新著外界對阜陽的印象,也不斷壯大著阜陽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以阜陽市重點打造的“八大先進制造業”之首——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為例。
2021年底,全國首個大規模生產N+型大尺寸、超高效單晶太陽能硅片項目落戶阜陽,項目總投資82.2億元、成為阜陽光伏新能源產業“一號工程”。
在阜陽市產業“鏈長制”頂格推進下,該項目僅用76天就實現從開工到試生產,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0億元。
在大項目帶動下,是一個千億產業集群的誕生。2022年,阜陽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到1090億元,成為阜陽市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同年,阜陽規上工業總產值達3200億元,進入全國制造業百強市。
引進龍頭企業、構建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是阜陽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打法。這在阜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中也得以體現。
2022年9月,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項目落戶阜南縣,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22天,從開工到部分投產僅用44天,創造了百億項目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阜陽速度”。
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能為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零部件配套,年產值不低于150億元,可實現稅收約5億元,帶動就業近2萬人。
2023年,阜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規上企業260家、營收增長17.4%,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充電樁數量均居安徽省第2位。
不僅僅是這兩大產業,在龍頭企業和大項目帶動下,阜陽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綠色食品、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及光電顯示等八大先進制造業集群聚鏈成群,加快營造出“鏈主”企業“頭雁領飛”、專精特新企業“強雁高飛”、中小微企業“群雁齊飛”的良好產業生態。
2023年,阜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居安徽省第6,工業投資增長33.9%、居安徽省第4,占固投比重提高至33.5%,制造業投資增長27.4%、居安徽省前列。綠色食品全產業鏈產值1207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2454億元、肉牛全產業鏈產值約110億元,均居安徽省第1,正在從“百億糧倉”加速向“千億廚房”轉變。
“阜陽很‘硬核’,你以前熟知的那個阜陽,正被全新的阜陽取代。”一位區域經濟專家分析說。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放眼未來,阜陽將持續打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綠色食品兩個雙千億級,新材料、綠色建筑建材2個千億級,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和光電顯示4個五百億級產業,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及百億級企業。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靠什么?靠投資;投資從哪里來?靠項目;項目怎么來?靠“雙招雙引”,這是現階段阜陽彎道超車、追趕跨越的第一選擇和第一戰場。
為此,阜陽堅持項目為王,實施了工業投資千億計劃和“三個百億”行動,感召全球合伙人。
上進路上,阜陽靠什么來感召?
“選擇阜陽,這一步我們走對了”
企業家“用腳投票”,無論企業還是投資人,選擇投資一個地方往往有著深層次考量。如果一個地區有國家戰略加持,站上政策風口,吸引力和感召力則大大增強。
而當下的阜陽,恰恰具備了這種優勢。
攤開地圖,阜陽承東啟西、接南連北,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戰略、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四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之處,擁有長三角和中原城市群“雙橋頭堡”優勢,疊加人口、區位、交通、政策、農業資源等五大優勢,阜陽釋放出強大的投資吸引力和感召力。
特別是阜陽城市圈,更是前景廣闊、機遇無限。“融圈建群”后的阜陽,將成為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頻繁、最活躍的匯聚地之一,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涌動。企業家選擇投資阜陽,就可以在國家戰略互動的市場空間內配置資源,為發展帶來廣闊空間和想象力。
可以說,“來阜陽投資,到阜陽興業,就是站在發展新風口上”。
但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下,趨勢看不見摸不著,企業家最直接感受到的是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這也成為區域經濟投資競爭的“勝負手”。
而優化營商環境,一直是阜陽努力的方向。2021年6月,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雙招雙引”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即“兩化一推”成為阜陽全市發展的主戰略。
阜陽秉承既重招商又重安商理念,“對標滬蘇浙、學習合蕪滁、加速一體化”,聚力打造滿意“阜”務營商環境品牌,在安徽省率先建立民營企業家“四個約見”機制,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418名干部到企業跟班服務,首批20位營商環境體驗官“正式上任”。
同時,阜陽還在安徽率先推行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星期六會商”機制,高效解決“人地錢、水電氣、能評安評環評”等問題,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阜陽召開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星期六會商”592場、解決事項2406個。
如今,阜陽招商項目由簽約到開工,平均耗時比安徽省快25.4天、居安徽省前列。
“從招商接觸開始,阜陽就是頂格推進,市委書記親自上談判桌,聽企業提訴求。”阜興科技公司負責人說,項目落地后,有工作組全程包保,各項手續有干部全程幫辦代辦,企業沒了后顧之憂。
目前,全市建立17個產業鏈推進專班,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鏈長”,市四大班子有關負責同志擔任“鏈長”和“副鏈長”,相關部門人員參與,一鏈一專班。
阜陽還精準繪制各產業鏈樹狀圖、區域布局圖、作戰施工圖和企業清單、項目清單、創新平臺清單、科研院所及智庫清單、基金清單、重大活動清單、招商引資清單“三圖七單”,組建招商小分隊,大力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推動特色產業集聚集群集成發展。
正是這樣的營商環境,阜興科技創造了從開工到試生產僅用時76天的阜陽項目建設速度新記錄,“這樣的速度,在同行業絕無僅有!”
無獨有偶。賽潁光伏、昊源化工、巨東再生金屬等5個百億元制造業投資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一天一個新模樣……
不斷刷新的“阜陽速度”,彰顯的正是阜陽營商環境打造的力度和新形象。
2023年,阜陽新增經營主體14.6萬戶、增長32.1%,總數達到85.1萬戶、位居安徽省第2,這不僅是對一座城市營商環境的實際肯定,更是這座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指證。
“阜陽很有勁,到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時候。”
“選擇阜陽,這一步我們走對了。”
“阜陽是不可錯過的城市。”許多企業家發出贊嘆。
在上進路上,阜陽正奮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