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首頁大圖切換

    “山河一體”: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典范

      作者:趙治國  編輯:余長彬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4-09-02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區域一體化發展機制,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機制,深化東中西部產業協作。

    近年來,山東、河南兩省主動抱團“聯姻”,按下跨行政區合作發展“快進鍵”。

    2023年12月8日,鄭濟高鐵正式通車,山東、河南兩省跨入“兩小時生活圈”。

    2024年1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兩省聯動發展正式“上路”。

    4月8日,鄭州市政府官網發布《鄭州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這份計劃里,鄭州隔空“高喊”:要強化與濟南、青島、洛陽聯動,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爭創以鄭濟青洛為核心的魯豫國家區域科創中心。

    “魯豫有約”,似有佳偶天成之勢。從原來城市群之間的單個城市發展競爭,到如今官方主動抱團“聯姻”,山東與河南,這兩個經濟大省,同時也是沿海大省與內陸大省,正在書寫跨省合作區域融合的新篇章。

    從競合到融合 “小弟”逆襲,魯豫有約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行政級別,在濟南、青島面前,都屬于“小弟”輩。

    2004年,鄭州GDP為1318億元,濟南是1600億元,常住人口鄭州708萬人,濟南715萬人。從這一年起,鄭州開始了逆襲之路。

    2004年,河南明確了強省會戰略,全力支持鄭州發展。到2011年,鄭州經濟總量沖進了全國前20強城市之列,并對濟南實現了反超。2018年,鄭州實現了人口超千萬、GDP超萬億、人均GDP突破十萬元的城市夢想。一年后,濟南也站上了萬億城市的臺階。

    追溯鄭州的崛起之路,踩準了時代的兩個鼓點。一個是強省會戰略,做大做強鄭州,發揮河南省上億人口紅利。另一個就是國家戰略。從2013年起,鄭州先后收獲“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中部崛起十三五規劃”等國家戰略紅利,并于2017年正式獲批建設全國第八個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鄭州是黃河中下游的重點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復《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原城市群范圍除了包括河南省的鄭州、開封、洛陽等18個省轄市,還包括河北、山西、安徽、山東四省的12個城市,其中就有山東省的聊城、菏澤。

    “小弟”逆襲引起了山東的高度警覺。

    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后,時任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評價:“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還包納了山東兩個市。我們再不奮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間塌陷?!?

    轉年之后,2017年1月,山東省政府批復《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山東半島城市群由最初的8市擴展到全省17個設區市(萊蕪市劃歸濟南后是16個設區市),整個城市群人口上億,經濟規模高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濟南也開始實行“強省會”戰略,2019年GDP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元,連續五年穩居全國20強城市之列。

    另一個可以佐證兩省之間“明爭暗斗”的細節是,鄭濟高鐵的建設早在2010年就提上日程,可由于兩省對線路走向意見不一,一度停滯不前,但河南率先于2016年開工建設鄭濟高鐵河南段后,對山東也造成了“逼壓”。2020年6月,鄭濟高鐵山東段正式開工。

    經過對中心城市的角逐與競合,到2023年,魯豫兩省已經成為擁有四座(青島、鄭州、濟南、煙臺)GDP超萬億城市的全國重要大省,此次鄭州公開喊話建設的“鄭濟青洛魯豫區域科創中心”,包含了兩省的四座龍頭城市。

    從歷史上兩省人民的遷移與文化融合的角度上看,魯西、菏澤等地和豫東北文脈相通、地緣相近、風俗近似,兩地民間的經濟交往與人員流動非常頻繁。

    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上看,魯豫兩省人口占全國1/7,經濟總量占全國1/8,在沿黃九省區中雄踞第一、第二;同時,2021年起,在黃河生態環境共治方面,魯豫“對賭”,簽署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山東作為受益方,至今已累計兌現河南省生態補償資金1.26億元。

    從區域經濟角度上看,河南、山東均是全國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省,一個是內陸大省,一個是沿海大省,雙方在鐵海聯運、原材料、能源、制造業、家電等產業上有一定的互補性,產業轉移的空間很大。

    時與勢,注定了魯豫兩省的融合發展已如箭在弦。

    從協同到共創 山河一體,科創先行

    梳理發展的時間軸會發現,魯豫兩省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共同治理上的“對賭協議”,開創了跨省合作與生態保護的新模式,也讓魯豫兩省的跨區域合作駛上快車道。

    2021年4月,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的積極推動下,豫魯兩省簽訂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2021年10月,山東、河南兩省發改委簽署了《關于豫魯毗鄰地區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

    2022年12月,兩省向科技部報送了《魯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規劃(2022—2035年)》。

    2023年1月,山東省科技工作會議就提出,加快推進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并力爭早日獲批。

    2023年8月,山東省政府、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共同簽署《關于加強交通互聯互通服務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協議》。

    2024年1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

    ……

    無論是山東還是河南,雙方都已明確要攜手強化產業協調聯動,深化科技協同創新,爭創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

    數據顯示,山東和河南擁有2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15個國家創新型城市、21個國家高新區,建有國家實驗室、國家超算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一大批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

    從未來的科創規劃上講,2024年,魯豫兩省均提出了提升創新能級、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青島有嶗山實驗室,濟南有國家量子實驗基地,鄭州有嵩山實驗室、中原量子谷,洛陽則在深度布局建設千億級新能源生產基地,等等。

    今年初發布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3)顯示,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廣州、天津、武漢、合肥,高度集中于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青島(12)、濟南(22)、鄭州(26)、均與長三角等東部區域相差較遠。

    從這個意義上講,“鄭濟青洛”四市的區域科創中心建設,旨在建成北方經濟與黃河流域的科創產業隆起帶,推動要素集聚、資源共享,探索實現非對稱差異化發展路徑。

    從全國層面來看,進入新發展階段,科技創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創新策源能力和創新驅動發展水平成為決定區域競爭力的關鍵。河南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放在十大戰略首位,大力彌補科技創新短板。而向東“謀合”,可以更高效對接濟南、青島乃至山東的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

    同樣,山東在重點實施的“十大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5年)中,把科技研發創新行動計劃列在首位,明確提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左右,高新技術企業2024年突破3.5萬家、2025年突破3.8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24年突破5萬家、2025年突破5.5萬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2024年達到52%、2025年達到53%,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跨省聯動、跨省共創,把過去的區域競爭由城市之間的單打獨斗,變為城市群、都市圈的抱團競爭,魯豫兩省的區域融合發展,角逐的是中國北方經濟的明天。

    從內陸到出海 陸海牽手,共贏世界

    對河南來說,身處內陸的他們,夏天到海邊休假已成為慣例,而山東沿海屬于首選目的地,其中日照是最近的海濱城市。

    2023年12月7日,鄭濟高鐵全線貫通之時,兩地官方與民間的情緒異常高漲,兩地之間的距離由原來的四五個小時,縮短為最快1小時40分鐘,魯豫兩省正式步入兩小時生活圈,河南人民到海邊度假的夢想也越來越近。

    與民間到海邊度假類似,山東已經成為河南的“出??凇薄=刂聊壳?,河南地區80%集裝箱都選擇在山東港口進出口,其中,年輕的日照港成為主要承載港口。5年來,山東港口依托在河南的9個內陸港、10余條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已成為暢通河南省的出海大通道。

    在鄭濟高鐵貫通之前,2023年8月,兩省簽署《關于加強交通互聯互通服務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協議》,雙方“陸海牽手”,將有力拓展各自的開放通道,彌補地理位置帶來的先天不足,推動中原城市群和山東半島城市群協同融合發展。

    鄭濟高鐵通車后,2024年3月26日,山東港口供應鏈綜合服務(河南)推介會在河南鄭州舉行。山東方面宣稱要“共筑戰略支撐新樞紐,共建沿黃陸海新通道,共育綜合服務新優勢,共創合作共贏新未來,當好優質服務的提供者、服務區域發展的強引擎,擔當河南及沿黃流域企業的‘金牌合伙人’”。

    除了鄭濟高鐵,還有日蘭高鐵,將會進一步助長河南與山東的經濟來往更加方便。

    應該說,魯豫兩省交通條件的持續變化,催生了兩個經濟大省的更多合作可能。無論是鄭州提出爭創“以鄭濟青洛為核心的魯豫國家區域科創中心”,還是河南支持蘭考建設“蘭曹經濟合作區”,均以鄭濟高鐵和日蘭高鐵為動脈支撐。

    山東作為河南的出???,雙方深度對接合作的內容已細化到具體操作層面,比如山東港口攜青島海關、濟南海關,“關港鐵”三方聯合發布“陸海聯通、海鐵直運”跨關區通關項目;山東港口物流集團與河南省數字貿易有限公司、國鐵鄭州局鄭州鐵路物流中心、長治鐵路物流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之后第六次來到山東考察調研。他此行的兩站一個是日照,一個是濟南。習近平強調,山東要深度對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可以預見,“魯豫國家區域科創中心”一旦獲批成為重大國家戰略,魯豫兩省攜手打造北方地區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直接受益的將超過兩億人,輻射的則是整個北方。

    “魯豫有約”,期待渾然天成。

    0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 日本女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