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越是深遠的改變,越不容易被一眼看到,往往都是靜水深流。
8月1日,《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實施,被視為地方招商引資的一道分水嶺。
實際上,早在1個半月前,中國政府網就已公布了《條例》全文,備受關注的一條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未經國務院批準,不得給予特定經營者稅收優惠;不得給予選擇性、差異化的財政獎勵或補貼。
7月18日,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到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以此為標志,以往作為招商引資重要手段的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將退出歷史舞臺。有的評論認為,地方政府跨入了“新招商時代”。
特別是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招商之變將隨著時間推進而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地方政府靠什么才能贏得更多企業家的青睞?
以變應變,首先是思維之變。打破不公平的稅收優惠,已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努力,但一直沒有完全落地實施,各地拼稅收、低地價依然流行,破環了公平競爭。在以往“稅收獎補式”招商中,很多地方不僅沒能“招龍引鳳”,反而是讓投機的“候鳥型”“馬甲型”企業鉆了優惠政策的空子,給當地政府增添了許多麻煩,因而飽受詬病。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也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然要求,各級地方政府都必須充分認識到改變的發生及其帶來的深層影響,及早做好準備。
其次是服務為本。各級政府要把過去想盡辦法形成的“優惠政策洼地”打造成“營商服務高地”,建設公平、法治的一流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服務。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只有通過最佳服務,才能真正實現城市與企業的雙向奔赴、相互賦能。
但一流營商環境不是靠喊口號說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6月28日,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牌成立,重磅發布“招商引資20條”,宣布重構招商體系,打造廣州招商新IP。在湖南省,發布了《招商引資正面清單》,共14條,這是全國省級層面發布的首份針對招商引資的指導性清單。
第三是手法創新?!盎鹫猩獭币殉蔀楦鞯仄毡樾赃x擇,以合肥、深圳為典型的“以投帶引”早已傳遍全國。告別以稅引商時代,作為“資本招商”的重要載體——政府引導基金將迎來新一波爆發。今年6月,北京落地了4支共計50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上海發布了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另據有的投資機構反應,早在今年春節過后,很多投資類機構就已行動起來,紛紛下沉到市縣一級的引導基金組建中。
招商比拼背后,是各地爭搶新興產業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但除去給予優惠政策,各地各級政府必須構建招商引資服務新優勢,才能在“新招商時代”贏得更多企業家青睞。這也是地方政府必須作答的一道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