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雜志 > 2024年 > 2024年9期 > 路徑/實務 > 樣本

    一座標桿城區的自我突破

      作者:胡磊 安蔚 陳成誦  編輯:余長彬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4-09-25

    最新發布的2024賽迪全國百強區榜單中,合肥市廬陽區位居全國第71位,較2023年再前進一位,實現了連續四年進位。

    作為合肥市中心城區,廬陽區是合肥的城市起源地、文化發源地、創新策源地和飲用水源地,傳統文化與未來科技在這里交織,疊加成一個充滿活力與魅力的廬陽。

    在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大潮中,這座標桿城區沒有停留在自身的“舒適圈”中,而是努力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產業發展路徑,在自我突破中實現煥新發展。

    廬陽是如何做的?

    一件“難而正確的事”

    2024年上半年,廬陽區地區生產總值649億元,增速居合肥四城區第一。經濟數據向好的背后,離不開產業的有效支撐。在主要經濟指標中,工業經濟成績亮眼,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規下工業增加值增長7.1%,增速均位居合肥四城區第一。

    邁步新征程,廬陽如何在產業發展上聚勢迸發?這得益于廬陽近年來的產業結構調整。

    從廬陽區發展基礎來看,這里集中了合肥市優質的科技、人才、教育、醫療、商務資源:百億樓宇拔地而起,“垂直經濟帶”向上聚力;科技服務精準發力,創新種子競相萌發;外向經濟鏈接未來,跑出廬陽“加速度”……這些特色化優勢,為都市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優渥土壤。

    合肥市廬陽區委書記高強指出,廬陽立足自身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堅持轉型升級與招優引強并舉,同時高質量推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式發展,不斷培育新動能、形成新優勢。“這是中心城區發展所需、改革所向,我們有信心、有干勁,推動廬陽產業發展再突破、再提升、再上新臺階。”

    從廬陽區產業賽道定位來看,錨定“2+3+X”產業體系布局,廬陽著力打造光電與儀器儀表、新能源、軟件和信息技術三大產業,同時進一步做強做優金融和商貿兩大傳統優勢產業,并瞄準深空探測、聚變能源等領域,加快推進X個蓄勢待發的未來產業。而在“2+3+X”產業體系發展中,推動重點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無疑是重要的“助力器”。

    聚力發展傳感器產業,就是一個生動寫照。廬陽區敏銳把握機遇,將傳感器產業確定為光電與儀器儀表產業中的重要一環,著力打造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建設七個傳感器相關產業園區,構建“一港七園”的發展格局。

    傳感器是現代工業的核心公共配件,從智能家居到汽車制造、環境監測,都要用到傳感器。以安徽汽車產業為例,一輛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所需的各類傳感器有200多個。隨著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未來對傳感器的需求還會攀升。

    目前,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普遍缺乏腰部配套企業,即為下游終端產品提供關鍵零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傳感器是腰部配套亟待補上的薄弱一環。廬陽發展傳感器產業,不僅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更有助于本地產業鏈強鏈、固鏈。

    經過持續努力,廬陽已集聚瑞控信、中科飛龍、中科智、勝脈科技、華創鴻度、鼎立網絡等眾多傳感器企業,組成廬陽“傳感矩陣”。

    產業發展靠項目,項目來源靠招商,廬陽又是如何圍繞主導產業做好招商工作的?

    一場產業大會背后的謀勢與布局

    “說起商業企業滔滔不絕,談到工業企業一知半解。”這是曾經廬陽區招商干部的真實寫照。如何破解?

    首先是營造全區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培養干部的產業感知力。

    2023年4月25日,廬陽區召開全區產業發展大會。這是廬陽區在推動全區轉型發展,推動工業經濟躍升關鍵時期召開的一場重要會議。

    “召開全區產業發展大會,目的就是樹牢產業發展的信心和雄心,瞄準產業發展的目標和鏈條,推動全區干部擔起產業發展的使命責任,營造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廬陽區委副書記、區長楊丙紅指出。

    9月7日,廬陽區新一期年輕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培訓班舉辦,圍繞合肥產業招商的成效做法、成功案例等內容開展專題講座。類似這樣的培訓,如今在廬陽區常態化開展,進一步開拓干部視野,補齊產業知識短板,推動全區產業發展的氛圍濃起來、勢頭熱起來。

    但招商引資僅有氛圍不行,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后盾。

    廬陽區創新招商保障機制,建立“局長服務員、區長店小二”機制,針對在談項目,明確分管區長作為牽頭領導,部門負責人作為對接人;針對在建項目,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項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法,保障項目建設過程順利。

    廬陽區還制定了項目定期會商和重大項目定期調度機制,細化節點任務,開展“爭星奪旗”評定和招商成果“晾曬”比拼,激發招商干勁。

    第三是創新手法、步法與打法。合肥“以投帶引”的招商模式為人津津樂道,活用資本的力量,也是廬陽招商的重要手段。

    合肥金融廣場是廬陽區重點打造的金融總部集聚區,被列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金融科技產業合作示范區載體。2022年正式揭牌的“董鋪湖風投創投街區”,目前已引入25支基金,總規模超253億元。

    在2023年召開的廬陽區產業發展大會上,還發布了合肥廬州壹號產業基金,該基金目標規模50億元,重點投向光電信息、數字經濟、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基金將吸引優質項目落戶廬陽,進一步推動產業集聚。

    依托合肥“創投城市計劃”,廬陽區常態化開展資本、場景對接。2024年上半年,累計完成項目對接、路演等活動20次,助力27個產業項目進行了融資對接,8個項目簽約落地,獲得融資支持1.73億元。

    在新簽約項目方面,2024年上半年,廬陽區累計完成新簽約項目認定47個,協議投資總額達174.2億元,同比增長69.6%。

    當前,招商引資競爭日趨白熱化,要贏得先手,關鍵要拉長板、補短板。就廬陽而言,就是要在盤活產業空間上做文章。

    一棟樓就是一條產業鏈

    安徽皖信是一家集數據中心規劃、建設、管理、運維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落戶廬陽經開區。皖信選擇落戶廬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里能夠提供保障企業長期發展的足夠空間。

    事實上,廬陽經開區面積僅13.53平方公里,是合肥市面積最小的城區開發區,產業發展的空間不足,是長期困擾廬陽產業發展的瓶頸。但為何廬陽能夠為皖信這樣的優質企業落戶提供足夠的空間?秘訣就在于推動“工業上樓”。

    為克服產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制約,廬陽區在全省較早探索“工業上樓”模式,建設滿足輕制造、微制造類型企業需要的樓宇,讓企業在樓宇中高效生產、便捷辦公,并通過垂直分工協作,加速產業集聚,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如果說“工業上樓”是拓展增量空間,那么推動產業用地畝均效益提升則是盤活現有的存量空間。

    近年來,廬陽區全力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持續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2023年,廬陽區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營收617.5萬元/畝,高于合肥四城區平均水平85萬元/畝;畝均稅收33.8萬元/畝,增長33.6%,位居合肥四城區第一。廬陽也因此名列全省2023年縣(市、區)制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綜合效益榜單第11位,廬陽經開區獲評為2023年全省省級經濟開發區畝均效益領跑者。

    那么,盤活后的土地如何得到更有效利用?這就要說到廬陽經開區的專業化園區建設。廬陽經開區在建的芯廬州、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就是利用盤活的閑置低效用地建設的。通過打造專業化園區,精準注入產業項目,從而實現騰籠換鳥。

    目前,廬陽經開區已建成中科大校友創新產業園、工投創智天地、工投興廬科技產業園、廬陽大數據產業園等8個園區,均按照產城融合的4.0版產業園區模式打造,滿足多元化產業發展和生活服務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運營模式多樣化,既有區屬平臺公司運營,也有通過市場化招引的民營企業運營,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入駐。

    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廬陽區產業空間上的短板得到有效補齊,產業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一道特殊的“加減法”

    廬陽區在推動工業企業騰籠換鳥過程中,一些畝均效益不夠高的企業逐漸向外地遷移。雖然一些企業已將生產基地遷至外地,卻仍將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放在廬陽區。

    企業不愿遷出的背后,是廬陽區一流營商環境的塑造。廬陽是如何打造營商環境的?

    首先是做好為企服務的“加減法”。

    一方面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在廬陽區,不少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突出問題。為破解難題,廬陽區專門設立“金色驛站”金融機構服務平臺,組建“金色小管家”隊伍,走訪中小微市場主體,摸排融資需求。今年以來,已助力46家小微企業獲得融資2.4億元。

    另一方面是在簡化辦事流程上做“減法”。廬陽區在政務服務中心推出“一窗”受理專區,在合肥金融廣場建立“全程代辦驛站”。常態化實行“局長接辦日”制度,全區30多個部門的局長、副局長輪流到政務大廳“坐窗口”,以親身體驗推進精簡辦事材料、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率。

    其次是建立化解企業經營難點堵點的“疏通渠”。廬陽區打造了多項平臺和工作機制,針對性化解企業難題。

    安徽瑞控信公司負責人在參加廬陽區“政企有約”懇談會時反映,企業遇到問題需要與多個部門打交道,比較繁瑣。會后,行業主管部門第一時間赴企業對接,調研對企服務中的難點堵點,建立“點對點”精準服務保障機制。

    截至2024年9月初,廬陽區已連續舉辦23期“廬陽政企有約”懇談會,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面對面接待或拜訪117家企業,協調解決162件具體問題,并通過當面溝通、聽取建議,改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最后,是錘煉干部的“硬作風”。 營商環境好不好,很大程度體現在當地干部的工作作風上。在廬陽經開區,有這樣一條“無事不擾、有需必到”的不成文規定,園區內凡是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問題無關的活動,經開區工作人員都盡量不出席,以免給企業留下頻繁打擾的印象。然而,當企業真正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干部要隨時做好服務。

    在廬陽經開區,為企服務是全天候24小時,常常是企業夜里打電話來,經開區干部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一家生物醫藥企業剛剛簽約,經開區的工作人員就已經將相關惠企政策文件整理好送到企業。

    這種隨叫隨到但又無事不擾的硬作風,使得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服務質效切實可感,也讓一線干部獲得企業的信賴。

    當下的廬陽,正通過產業鏈的聚合力、園區平臺的承載力、營商環境的吸引力、干部隊伍的服務力,進一步構筑起廬陽產業經濟的品牌力和影響力。正如一位在廬陽投資興業的企業家所言,今天的廬陽令人欣喜,明天的廬陽更值得期待!

    2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午夜看看AV在线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