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首頁大圖切換

    安徽如何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姚成二 王牧寅 紀海濤  編輯:余長彬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4-10-28

    安徽,正在做一道“必答題”。這道“題”,安徽已答了兩年多,現在又有新詮釋。

    作為新興工業大省,安徽對標廣東、江蘇、浙江等先進省份,數字基礎能力還有不小差距:2023年,安徽5G基站的數量僅相當于廣東的36.8%、江蘇的49.4%、浙江的53.3%;《中國綜合算力評價白皮書(2023)》顯示,安徽還未躋身前十名。

    那么,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安徽將如何解好這道必答題?

    誰出題

    我們先從三家企業的故事說起。

    大家都聽說過傻子瓜子、洽洽、三只松鼠。如今,這三家同類型企業卻面臨著不同的境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名的傻子瓜子,在數字化的洪流中成了“旱鴨子”;

    洽洽在數字化洪流中成長,奮力追趕,成為了一名“游泳健將”;

    作為數字原生企業的三只松鼠,從誕生之日就有了數字化基因,創業僅八年收入突破百億元,成為了“靠腮呼吸的魚”。

    這足以說明,有沒有數字化、數字化轉型處于什么樣的水平,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老病死。

    那什么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現在,社會步入了數字化時代,每天都會用到各種數字化設備,比如手機、電腦、智能設備等等。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并不是簡單的利用數字化設備,而是利用數字技術對研發、生產全流程和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進行改造升級和價值重塑的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的系統變革。

    那么,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有多重要?

    從大勢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隨著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迭代發展,數智融合勢不可擋,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席卷而來,正在推動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的深刻變革,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誰掌握了數字化轉型的先機,誰就占領了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都在強調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

    從形勢來看,各省都在加快布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呈現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局面。

    放眼長三角,上海正強力實施“工賦上海”行動計劃,率先探索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江蘇培育“數字工匠”,打通數字化轉型“最后一公里”;浙江跑出“未來工廠+產業大腦”的新賽道,明確要建成全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

    南望珠三角,廣東早已啟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全面打響數字化轉型“突圍戰”。

    北眺京津冀,北京開足馬力,沖在數字化轉型的前沿。

    可以說,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新一輪區域競爭的關鍵因素,稍有懈怠,就有落伍掉隊的危險。

    從安徽來看,制造業是安徽加快高質量發展最硬的底盤,是未來實現更大突破的關鍵。

    這些年,安徽經濟之所以能實現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先進制造業集群成鏈,匯聚了比亞迪、京東方、陽光電源等一大批中國制造頂流企業,壯大了安徽“制造業天團”,成功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制造大省的歷史性跨越。

    安徽過去的快速崛起,靠制造業;未來的加快發展,同樣還得靠制造業。而要推動制造業加快發展,就要靠數字化轉型。

    從企業來看,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一個選擇,更是一個生存的必然。多位產業研究專家認為,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競爭模式的轉變,中小企業如果不進行數字化轉型,很難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

    有知名調研機構對2000位跨國企業CEO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全球1000強企業的67%,中國1000強企業的50%,都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

    大勢所趨、形勢使然、發展所要、企業所需,給安徽出了這樣一道必答題。

    實際上,這道題,安徽一直在回答,并且有信心和底氣來答好。

    安徽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哪?

    答的怎樣

    “現在安徽數字化轉型的成果之多,就像夏秋季茂盛的南瓜地,隨手一扒就能發現一個驚喜的大瓜。”一位省直部門相關負責人形象地說。

    “安徽的空氣中都彌漫著數字化的氣息。”一位外省的企業家在安徽考察后感慨地說。

    “意想不到!安徽超前布局數字化轉型,讓人聽到了未來的腳步聲。”一位投資人說。

    他們點贊安徽的背后,是安徽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上打出了有力攻勢,形成了良好聲勢。

    截至今年上半年,安徽累計培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0個、居全國第2位,打造全球“燈塔工廠”5個、居全國第3位,工業云平臺應用率62.5%、居全國第4位;培育國家級“雙跨”平臺3個、特色平臺22個、均居全國第5位;“羚羊”平臺躋身2023年全國工業互聯網100佳第9位;共有1.91萬家規模以上企業啟動數字化轉型,其中1.17萬家實現數字化改造。

    正是得益于此,安徽成為全國首批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省,合肥、蕪湖先后入選全國第一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最關鍵的是,安徽的成效不只是這些領先的指標,而是對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從企業來看,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有效促進了企業提質擴量、降本增效。比如,合肥美的洗衣機公司通過數字化改造,產能由年產不足800萬臺,提升到現在的1450萬臺;民企曦強乳業下決心數字化轉型,企業利潤實現了由前5年的虧損700萬元到盈利3000萬元的強勢逆襲。

    若是龍頭企業,效益將更為明顯,直接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轉型。

    比如,奇瑞汽車通過打造“海行云”平臺,已連接設備近190萬臺、工業模型3000多個,服務企業近3萬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海螺水泥之所以能夠做到全年無停機,背后是有容知日新的設備遠程智能運維平臺在服務。

    對此,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一個成功男人背后往往都有一位賢內助一樣,現在一個成功的制造企業背后,往往都有一個甚至一批優秀的軟件服務企業在支撐”。

    從產業來看,數字化轉型推動了安徽制造業升級。

    2021—2023年,安徽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7.8%、21.3%、25.2%,一大批工業企業通過技改,推動“老樹發新芽”“小樹變大樹”“獨木變森林”。2023年,安徽省規上工業企業營收躍居全國第7位、中西部第1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穩居全國前列,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突破萬億。

    從社會氛圍來看,安徽各級政府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識明顯增強。

    數字化轉型是一場認知和思維革命。早在2021年,安徽就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并在全省上下持續開展全方位的宣傳培訓,數字化轉型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最明顯的是,這兩年來,以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各種巡回大講堂、沙龍接二連三,各類政策培訓、深度研學層出不窮,這些都較好推動了企業想轉、敢轉、會轉。很多人沒想到,一檔以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皖美工賦》節目,全網傳播量卻能突破1.5億次。

    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安徽的很多政府干部和企業家,從對數字化了解甚少轉向積極學習數字化、深度擁抱數字化。

    這種認知和思維的變化,不僅為安徽數字化轉型的長遠發展注入深層動力,更為打好這道必答題增添信心和底氣。

    新“答”法

    要把這道必答題做得更好,就要明確一個目標。

    7月27日,安徽發布了《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開展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攻堅行動,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幾乎同時,安徽召開了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16個地市市長到場,會議給出了做好這道必答題的新“答”法。

    數字化轉型,首先是理念先行,想不想做,往往決定行不行。

    廣東、江蘇、浙江等發達省份為何總能走在前列,引領數字化變革新潮?

    答案是理念先行。在數字化大機遇前,發達省份的企業和各級政府始終能根據形勢變化不斷更新觀念,抱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

    因此,安徽的企業和各級政府要增強“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行動自覺,深刻把握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和價值,進一步提升企業和各級政府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意識和能力。

    但僅有理念還不行,現實中,很多企業想做數字化轉型,但又無從下手,不會轉。怎樣去破解這種現象?

    這就需要數字化轉型評估診斷。不同行業的企業,有著不同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必須深挖典型場景,理清各類場景軟硬件工具、數據模型等,開發標準化、模塊化解決方案,為全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持。

    特別是要推動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智技術,融入不同行業、不同場景,拓展模式創新空間,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提升全產業鏈增值空間。

    這是一個雙向賦能的過程,以數字化轉型為標志的產業數字化,為數字產業化提供了豐富場景和需求;數字產業化又為產業數字化提供了供給支撐。

    在這個過程中,安徽將加快引育一批生態服務商,協同推動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上,安徽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堅持循序漸進,以“點線面”一體推進重點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和園區的數字化轉型。

    “點”上,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實施“數字領航”鏈接工程,每年在全省14個重點產業中遴選出一批行業龍頭和重點企業,爭創一批像海螺集團、馬鋼集團等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

    “線”上,協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改造。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優勢,引導供應鏈企業介入,帶動上下游企業統一的數字化改造。

    “面”上,推動重點集群和園區數字化轉型。聚焦主導產業發展,引導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制定“一區一業一樣板”的總體方案,打造不同規模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轉型樣板。同時,發揮合肥經開區、銅陵經開區、界首高新區等典型引領示范作用,以園區轉型帶動產業集群轉型。

    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并非一蹴而就,既需要政府不斷完善金融信貸產品等相關政策支持,也需要頂格推進做好各項服務保障,真正點燃企業參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底火。

    這把火,也將有力提升安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熱度,拉滿安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氛圍感。

    0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在线观看非常黄的永久网站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亚噜噜狠久久香蕉人妖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