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雜志 > 2024年 > 2024年10期 > 路徑/實務 > 樣本

    定遠治水

      作者:本刊記者 姚成二 王牧寅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4-10-26

    治水,是件大事,更是件難事。

    有的地方興修水利,消除水害;有的地方引水調水,保證供水;有的地方緊抓抓節水,提高用水效率……每個地方情況不同,治水的重點也不一樣。

    位于安徽江淮分水嶺地區的定遠縣,治水遇到了更為嚴峻的形式。這里地形氣候獨特,易旱缺水,又是人口大縣、農業大縣、發展中大縣,通過緊抓“防洪水、排澇水、增蓄水、保供水、治污水、抓節水”六水共治,構建可持續發展水網,探索出江淮分水嶺地區治水的“定遠模式”,有效破解了治水難題。

    定遠是如何做到的?

    “外引江淮、內聯河庫”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定遠所處的地理位置—江淮分水嶺地區。

    所謂江淮分水嶺,是指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這里多丘陵,不僅難蓄水,而且易旱缺水,發展受困于水。

    定遠縣志曾用“十年九旱”記載了缺水的嚴重程度。數據顯示,定遠縣年均降雨量940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僅為8.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869立方米,低于安徽省的115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更嚴峻的是,由于地形崗沖交錯,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攔蓄能力不足,當地雖修建了366座大中小型水庫,但仍然無法滿足群眾生活用水、農業灌溉用水和城鄉工業用水的龐大需求。

    缺水,成為定遠發展的突出“煩惱”。

    “定遠特殊的縣情,逼著我們去想辦法,怎么辦?堅持改革思維、問題導向,缺水首先要有水,水從哪里來?外引江淮,內聯河庫,做好增蓄水文章。”定遠縣委書記鄒軍說。

    從外部來看,定遠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引用長江、淮河水成為首選。

    可問題是,外引江淮,引來的水蓄在哪?

    江巷水庫成為定遠蓄水的“大水缸”。

    就在2024年9月12日,江巷水庫工程成功竣工驗收。定遠人期盼了40年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實。

    江巷水庫的建成,可年均為定遠供水超過2億立方米,灌溉農田71.59萬畝,年均灌溉供水量0.97億立方米,為定遠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更重要的是,隨著江巷水庫配套工程駟馬山滁河四級站干渠的建設完成,將徹底打通“引江入定”的水源生命線。

    以江巷水庫為“大水缸”,疊加西北邊的外引淮河水的高塘湖、東北邊的女山湖,定遠形成了“外引江淮、三源共濟”的水網主骨架,實現了“近水解近渴+遠水保底線”。

    從內部來看,定遠境內分布著366座大中小型水庫,有池河、窯河兩大水系72條大小支流,水系眾多。但由于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地形,定遠水資源主要集中在池河沿線,北部山區和東部地區嚴重缺水。

    “水往低處流,必要時也要低水高流。”在“外引江淮、三源共濟”的水網主骨架上,定遠系統統籌內部水資源,堅持“綱目結”并舉,搭建南水北流、東水西流、北水南流縱橫分布的“定遠水網”。

    “綱”是指池河干流、東部女山湖灌區引淮工程、南部駟馬山引江渠道、西部爐橋電灌站引淮干渠工程等骨干河道、渠道。

    “目”是指江巷灌區、女山湖灌區、爐橋電灌站灌區3個大型灌區以及池河與沿岸中型水庫河庫河湖水系連通工程。

    “節”是指江巷水庫、蔡橋水庫等大中型水庫和石角橋閘、池河閘、山許閘、洛河閘等控制性樞紐工程。

    “定遠水網”的建成,不僅有效破解了定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難題,也為做好增蓄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增蓄水,僅僅只解決了定遠沒有水的難題,有了水以后,怎樣讓城鄉居民喝上水?

    定遠打出了第二張牌——“保供水”。

    從“有水喝”到“喝上放心水”

    在皖北,喝上放心水一直是這片土地3000萬人的共同期盼。

    定遠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早在2000年初,定遠就當起了探索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的皖北“先行者”。

    當時,定遠通過引進社會資本建成了16家民營水廠,分布在各鄉鎮,成功讓農民喝上了自來水。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競爭激烈、水質性缺水和水量性缺水等問題日益凸顯,成為重大民生問題。

    “把關系群眾的水問題,當作改革的頭等大事,先立后破,探索城鄉供水一體化。”鄒軍說。

    為此,定遠將水廠經營權收歸國有,根據全縣水資源配置和用水需求,在全縣全域化規劃建設5大規模水廠。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水廠由誰來建?建成以后誰負責運營?

    “既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也要積極探索利用市場機制,兩手發力。”定遠縣縣長潘金鐘說。定遠牢牢把水廠管理權握在政府手里,成立定遠縣城鄉水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通過公開競標,取得城鄉供水30年特許經營權,累計投資16.2億元,供水規模達到28.7萬噸/日。

    同時,定遠大力開展供水管道維修和城鄉供水管網延伸改造工程,新建改造維修自來水管網6000余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累計鋪設自來水管道1萬余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9%,全縣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9.87%。

    但這也只是解決了城鄉居民喝上水的通道,如何讓居民“喝上放心水”?

    發揮科技的力量,定遠構建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監測系統,實現“源水—凈水”全流程的自動化生產和在線監控,保證全縣居民喝的每一滴水安全。

    在定遠縣第二自來水廠,現代化凈水設施高效運行,周圍環境靜謐優美,管理開放透明,一張大屏幕能看到一滴水“從水庫源頭到居民龍頭”的全流程。該水廠被水利部評為2021年度全國百家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

    不僅于此,定遠還在供水同質化服務上下足功夫。定遠財政累計投入3600萬元進行水質提升,建立三級水質檢測制度,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同時保障24小時供水,實現了城鄉供水“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

    更重要的是,定遠以城鄉供水一體化實現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僅為順利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定遠縣水務局獲得全國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還激發了多贏效應,今年定遠縣積極創建全國第一批水利部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示范縣,目前成為通過省水利廳初驗的7個縣之一,待水利部復核。

    一方面,得益于自來水普及,有效帶動定遠衛浴器具市場消費,極大改變了農村群眾的生活衛生習慣和人居環境,推動了和美鄉村建設。

    另一方面,城鄉供水一體化也有力賦能了定遠營商環境優化。在招商引資中,無論是對供水標準要求高的化工高新企業,還是遍布全縣的小微企業,全域化的供水布局保障了項目落地實施和投產經營,并依托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優勢,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但做好“保供水”文章,也只是定遠治水的關鍵一環。定遠治水模式之所以能成功,關鍵還在于做好了防洪水、排澇水、治污水、抓節水。

    裝上“智慧大腦”

    不熟悉定遠的人可能不知道,由于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不僅旱季易缺水,雨季也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城區主要街道只要下大雨,被淹成為常態。

    如何有效防洪排澇?

    定遠堅持防洪水、排澇水雙向兼顧,筑牢泄洪排澇安全線。

    防洪水的關鍵在于做好水庫的除險加固。目前,定遠按照抵御2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對重點河段進行治理,已完成18座中型水庫和139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防洪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而在排澇水上,定遠堅持城市防澇為重點,投資6800萬元,按照50年一遇洪水標準,治理縣城泄洪排澇通道馬橋河,對于年久失修的排水管道,重新規劃鋪設排水管道,投資7個多億整治南城河,同時完善水資源配置(河庫連通)體系排灌結合,徹底解決了縣城內澇問題。

    “通過做好防洪水、排澇水,有效解決了定遠長期以來的水患問題。”定遠縣水務局副局長王旭說。

    解決了水患問題,定遠并沒有停下腳步,又將重點放在了治污水上。

    作為一個典型的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又處在工業化加快發展期,定遠長期受困于生活污水、養殖污水、工業廢水等難題,加之污水管網不完善,導致出現“晴天收不到污水,雨天收不完雨水”的“兩張皮”現象。

    但治污水是一個需要跨部門協調解決的惠民工程,由誰來治?

    定遠創新思路,整合住建、水務、環保等部門,在全國較早成立了縣“美麗辦”,統籌全縣城鄉污水治理。

    有了干事的人,接下來就是具體打法。

    要治污水,首先得要查清源頭。為摸清狀況,縣“美麗辦”跑完了全縣22個鄉鎮,在安徽省率先對全縣排水管網進行排查。

    排查后,按照“管網清則小河清,小河清則大河清”的原則,加大對看不見的地下污水管網建設投入,累計投入4.2億元,在全縣新建、改造雨水收集管網782公里,污水收集管網702公里,新建污水處理設施129個,日處理污水66275噸。

    看不見的解決了,看得見的同樣也要治理。定遠堅持岸下岸上同治,投資2.7億元對永寧河等6條中小河流近100公里河道進行綜合治理,改善沿岸11.5萬人居住環境;投資12.5億元,徹底治理縱穿縣城的南城河、黎明河、三里河,全河段水清岸綠景美,重新煥發了活力。

    治污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創新打法,更需要建立起長效機制。

    為此,定遠嚴格落實河長制,以問題為導向、精準實施“一河一策”,抓牢水質這一關鍵性指標,建立起長效考核機制,為治污水強化了制度保障。

    定遠的“母親河”南城河,就是一個生動的縮影。“過去這里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現在變成綠草坪、小公園,成為大家飯后散步的好去處!”長年生活在河兩岸的多位居民不禁感嘆。

    在治水的持續進程中,定遠還動員全民抓節水,在全縣形成了“管水、用水、節水、護水”的水資源管理環境,全縣人民的節水意識不斷增強,定遠成功創建省級節水型社會。

    通過增蓄水、保供水、防洪水、排澇水、治污水、抓節水,定遠打了一場“六水共治攻堅戰”,并在數字技術賦能下,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打造了“智慧水平臺”,成功給定遠治水、用水、護水裝上了“智慧大腦”。

    “全縣水資源可以全流程遠程監管和智能聯動調度,實現了智慧治‘水’、智慧凈‘水’、智慧巡‘水’、智慧‘水’利,讓定遠人民獲得了水利建設發展帶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鄒軍說。

    向定遠學什么

    治水是一件大事,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面對人口眾多、缺水易旱且財力不足的特殊情況,定遠縣以六水共治探索出治水的“定遠模式”,走在了治水前列,背后有著獨特的原因,這對江淮分水嶺地區、安徽省乃至全國一些地方治水,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如果把定遠治水模式看成一道考題,至少可以探尋到三點啟示。

    一是堅持以改革思維破題,把治水工作當成戰略性工作來抓,既創新符合定遠實際,又順應群眾期待的治水舉措,改變了傳統治水的路徑打法。

    梳理定遠治水全過程會發現,定遠始終將水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考量,處處強化改革思維,從群眾最關心的水問題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契合點,創新六水共治新打法,探索出“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多方受益、多級賦能、公平高效”的水利改革新路徑。

    定遠既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縣級財政直接投入,讓國有企業撬動社會資金投入,又利用市場機制,用好金融“活”水。

    今年9月,定遠又將市場機制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中,成功掛牌交易全國首單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標。可以說,改革的思維貫穿定遠治水的全過程,也給定遠帶來了紅利。

    從深層邏輯來看,這種改革正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生動表達,體現的是“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反映的正是人民幸福生活是“國之大者”的執政理念。

    二是堅持以系統觀念解題,樹立全縣一盤棋,堅持規劃引領,前瞻性、高起點、專業化做好頂層設計,破解了如何高效治水的難題。

    系統觀念,是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治水的一大戰術。定遠善用系統思維統籌水的全過程治理,立足全縣,放眼未來,織密了頂層設計的“制度網”。

    在六水共治的各個環節,定遠始終都是謀劃在先,規劃在前,吃干榨凈各項政策,先后制定《定遠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方案》、《國家節水行動定遠縣實施計劃》等,確保工作扎實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大到治水的規劃會議,小到一個水廠的規劃選址會議,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都會出席,現場問計行業專家、學者和從業者,體現的正是定遠高水平規劃的決心和行動。

    三是堅持以篤行的定力答題,堅持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專業化能力、釘釘子精神,一步步展開、一項項分解、一件件落實,形成了接續治水的新格局。

    治水從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持續抓、“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不成系統抓,實際上等于沒抓,也出不來什么成效。

    而定遠抓治水,始終堅持一抓到底的決心和毅力,一茬接著一茬干,不斷將治水藍圖變為實景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江巷水庫早在1974年就動工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被擱置了幾十年。直到2011年,項目才再次啟動申報,這背后既是幾代定遠人的渴望,也反映出定遠人對于治水的執著。

    治水是一項潛功,也是一項潛績,更是一項防患于未然的民心工程,考驗的是政績觀。定遠一以貫之持續深化治水,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生動體現,也是定遠治水的最大啟示所在。

    “定遠探索出的一條江淮分水嶺地區水利高質量發展新路才剛起步,將堅定不移走下去,把定遠建設成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生態優良的江淮分水嶺上的明珠!”鄒軍鏗鏘有力地說。

    2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六月婷婷最新中文字幕网站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不卡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