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的風云變幻中,跨境電商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我國外貿領域的一大亮點。
在跨境電商發展的版圖中,安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全球貿易的藍海之中。從合肥綜試區的先行先試,到蕪湖、安慶等地的后起之秀,安徽正逐步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一顆璀璨新星。
外貿增長的重要“加速器”
不出海,便出局。就像國內電商在十多年前一躍而起,逐步改變國人的消費習慣一樣,跨境電商在近幾年增速驚人。
從2014年到2024年,跨境電商連續11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了其在國家經濟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更是讓跨境電商迎來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規劃明確要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到2025年,使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外貿占比提升至10%。
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5.6%。而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同期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
在我國跨境電商的拓展藍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安徽蓬勃發展的態勢。
2017年至2023年,安徽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平均增幅達到57.2%、規模增長14倍以上,跨境電商實績企業更是超4000家。在2024年上半年,安徽跨境電商交易額221.2億元、同比增長21.7%。相比上半年安徽貿易出口同比增長9.7%的增速高出許多,這表明跨境電商成為安徽外貿增長的重要“加速器”。
安徽省會合肥在這當中的表現可謂亮點頻現。合肥培育引進了一達通、凱福佑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構建跨境電商完整服務鏈條,促進大恒能源等傳統企業轉型發展跨境電商,孵化培育出梵海科技、米萊諾、陽樂太陽能等一批跨境電商中堅企業。截至2023年底,合肥全市擁有跨境電商企業約2600家,其中年交易額超2000萬元的企業139家。2023年,合肥市跨境電商交易額首次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21%。2024年1-7月,合肥跨境電商交易額129.81億元,同比增長16.3%。根據亞馬遜數據顯示,2023年合肥市跨境電商交易額、新增賣家數均位居全國前十。
在光伏新能源領域,合肥企業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也位居全國前列。據阿里國際站數據,2020年至2023年,光伏新能源領域的合肥賣家從45家增長至160家,實現的交易額從5億元增長至26億元,分別增長了2.6倍和4.2倍。
今年上半年,安徽(蜀山)跨境電商產業園共放行跨境電商出口單量1392萬單,同比增幅達到63%。目前,蜀山跨境電商總部基地已集聚跨境電商進出口企業超200家,園區出口跨境電商包裹數從2019年的20萬單到2023年的2000萬單,4年增長百倍;跨境電商線上清關單量占全市的78%,清關貨值占全市的91%。
跨境電商對發展外貿具有顯著優勢,也是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橋梁,是城市提升國際地位的重要引擎。
今年8月,40多家皖企亮相2024中國(廣州)跨境電商交易會。在展會上,安徽交易團設立的“安徽展區”展示了眾多優秀的地方特色產品,銅陵市觀銅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展示的精美銅文創產品尤為引人注目。企業負責人表示,展會期間現場銷售額近2萬元,成功對接了來自亞馬遜等知名跨境平臺的280位采購商,覆蓋東南亞、歐美等多個重要市場。這樣的成果不僅是產品的展示,更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為未來的國際化道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完善的跨境電商服務生態
亮眼的經濟數字展現了安徽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這背后又得益于安徽完善的跨境電商服務生態。
首先是政策引導與支持。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是穩外貿的重要力量,是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已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和外貿創新發展的排頭兵。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20年,安徽省出臺了《安徽省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認定及管理辦法》。近些年,安徽進一步修訂完善認定及管理辦法,使得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認定依據更加科學合理、認定方式更加客觀科學、產業園建設更加契合跨境電商行業走向。2024年7月,安徽還印發了《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其中明確提出,激發服務業數字化發展活力,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培育壯大一批跨境電商及海外倉龍頭企業和優秀產業園區。
其次是做好服務保障。2020年9月,安徽成立跨境電商創新服務中心,依托全球視野下的跨境服務資源,通過打造全省首創的集通關信息化服務、國際物流、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品牌塑造、人才培訓、行業峰會等于一體的跨境電商全周期綜合服務中心,構建起跨境電商產業鏈孵化生態閉環,推動跨境電商本土發展、促進傳統貿易升級。隨后,蕪湖、安慶、馬鞍山等市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先后建設運行,蚌埠等市依托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發展跨境電商孵化中心。
另外,安徽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等活動,促進優質資源對接賦能,目前已累計對接各類平臺采購商、配套服務商1.4萬人次。2024年,安徽舉辦了全省跨境電商系列培訓,線上線下參訓近3.8萬人次,營造了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的良好氛圍。
最后是提升跨境電商貿易數字化、便利化水平。作為安徽省發展跨境電商的先行區,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深入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開發了跨境電子商務線上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可為入駐企業提供線上培訓、跨境支付、國際物流、通關、法律等全方位服務,滿足跨境電商產業鏈各環節的綜合需求。
此外,合肥蜀山區還探索出“智慧鎖”監管模式,電子關鎖是一種集衛星定位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于一體的監管設備,可以實現出口貨物全程安全監控,有效保證貨物的安全流轉。智慧關鎖在跨境電商貨物的通關時效上能縮短1.5個小時至2.5小時之間,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截至7月底,使用智慧關鎖同新橋機場聯動的車次已經達到612趟,卡口驗放車次達到2510次。
在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過程中,安徽創新探索出“跨境+”新業態新模式。
探索“跨境+”新業態新模式
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是時勢使然,從中可以窺見安徽在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上的布局思路。如今,直播帶貨盛行,安徽將跨境電商與在直播帶貨結合起來,探索了跨境直播的新業態,在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全球商機的同時,也推動著更多產業踏上數字化之路,提升產業競爭力。
一方面,跨境直播是更加符合當下需求的交易方式,它大幅降低了溝通成本,不管是企業還是海外客戶,都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或其他事務上;另一方面,直播可以讓客戶更直觀的了解企業。現在,不少賣家在跨境平臺開設直播間,直播展示產品、與觀眾互動、解答問題,吸引潛在客戶,促成交易,帶動皖貨“出海”。
2024年7月,安徽跨境電商創新服務中心舉辦了跨境直播平臺培訓對接活動,現場座無虛席,很多企業表示對入駐新興平臺很感興趣。
合肥彩揚文具有限公司2017年開始探索跨境電商,2024年開始嘗試跨境直播帶貨,今年上半年通過直播使得營業額同比增長了20%左右。
除了跨境直播,“跨境電商+產業帶”的新模式則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典型場景,推動安徽跨境電商與產業帶深度融合,助力更多工廠型中小企業由“小亂散”走向“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實現品牌出海和轉型升級。
目前,安徽正在全力建設跨境電商集群生態圈,已經成立了合肥、蕪湖、安慶、馬鞍山、宣城、蚌埠6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培育認定了22個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
這樣的布局有助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提升整體競爭力。同時,隨著“徽動全球”出海行動的深入實施,安徽將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