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更替,華章日新。六安市金安開發區牢記囑托,賡續改革精神,厚植發展動力,向“新”而行,聚“質”圖興,逐“實”發力,為打造六安版“三地一區”貢獻一幅幅金開圖景。
鶴舞于野鳴九霄-金安通用機場通航在即。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產業到碧霄”。2017年7月,六安市政府會議同意六安金安通用機場選址方案。此后,“鶴舞于野,聲鳴九霄”便是一幅金安人心底的“愿景圖”。
八年宏圖巨制即將完工,實景呈現。2025年元旦后,由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牽頭,聯合民航安徽監管局對六安金安通用機場開展使用許可審查,第一季度將正式運營。六安金安通用機場是六安市“十四五”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為A1類通用機場,占地面積465畝,規劃設置停機坪數量21個。
該項目主要是落實國家及安徽省通航產業發展,提高六安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水平,既保障省航空龍頭制造企業安徽應流航空科技實施通航整機制造,解決卡脖子工程試飛、維保等需要,同時承擔了華東地區應急救援、農林噴灑、旅游觀光、航空培訓、短途運輸等公共服務功能。
金安作為合六同城化發展核心區,將借助毗鄰省會合肥的區位交通優勢,積極融入合肥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戰略體系,多方承接合肥低空經濟場景應用,重點引進航空整機、復合材料、航電系統、關鍵零部件等制造類企業,形成完整的通航產業鏈條,打造具有六安特色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新體系。
把脈問診尋良方-對**流合作縱深推進。
產業一線人員有實踐經驗,但是遇到問題若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往往造成“治標不治本”。金安開發區在走訪活動中發現了這一問題,因此,企業的科技需求清單便成了金安科技工作者的“索驥圖”。
依托六松對口合作契機,積極對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聚焦優勢創新資源,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帶領園區企業走出去,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結合企業科技需求清單,2025年開年,金安開發區組織正陽機械、豪斯特汽車等8家企業赴上海參加G60長三角科創走廊產學研對接會。
對接會圍繞技術細節、合作模式、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交流。企業家代表詳細闡述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技術難題和創新需求,浙江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專家教授針對企業提出的需求,結合自身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合作思路。此次活動促進了校企雙方高效精準匹配,縮短企業技術需求科研攻關周期,進一步加強了長三角地區城市合作,推進金安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生態有機融合,也是六松對口合作縱深發展的一次探索性創新實踐,為日后常態化參與長三角科創走廊產學研等活動提供了經驗借鑒。
拔節生長勢如竹-主導產業項目成長加速。
竹子四年潛伏,六周飛躍。這看似神奇的現象背后,實則是竹子在悄然無聲中深扎根基、厚積薄發的過程。金安產業正提筆揮墨,繪就一幅茂林修竹的“生長圖”。
金安開發區洞察敏銳、敢為人先,從2021年初開始謀劃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當年即招引了總投資5.3億元的合肥熠輝輕合金年產8000噸新能源汽車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結構件項目。四年的砥礪深耕,金開區逐漸涵蓋了新能源汽車沖壓件、壓鑄件、內飾件、熱管理系統等領域,構建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四梁八柱”。2023年10月,金安獲批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零部件產業集群。如今,70余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的規模優勢、技術優勢,正為新質生產力的蝶變積蓄力量。
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金安開發區勢如破竹,干霄凌云。2025年一季度預投產項目中,有投資10億元的瑞隆機械年產1000萬臺套汽車門鉸鏈配件項目,有投資6億元的騰海工貿汽車零部件及一體化壓鑄項目,有投資1.5億元的中科源起智能儲充機器人及光儲充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瑞隆機械項目是宏源精工集團公司在長三角地區的重要戰略布局。宏源精工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生產的車輪型鋼、轎車門鉸鏈型鋼產銷量位居亞洲同行業前列,業務遍及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國際市場占有率達30%。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7萬噸高檔汽車門鉸鏈專用型鋼及配件,3萬噸替代進口的叉車型鋼及配件,滿足年產2000萬臺高檔乘用汽車的配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