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突破5億元、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量兩年高位增長、連續2年獲省專利金獎......這一組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安徽省阜陽市界首高新區構建知識產權全鏈條服務體系的創新實踐。依托安徽省首批省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高新區以"政策供給+平臺賦能+金融活水+法治護航"四維發力,走出了一條知識產權引領產業升級的特色路徑。
創新策源: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破壁之道?
瞄準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界首高新區建成"一核多極"創新矩陣:9家院士工作站、17家博士后創新平臺、建成上海、深圳離岸科創中心,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超500項。通過校企合作機制攻克等離子膜等12項"卡脖子"技術,推動"電池隔膜"等37項發明專利實現產業化。
目前,高新區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6件,較三年前增長47.3%,連續4年上榜“中國創新百強縣(市)”名單。中國專利優秀獎1件,安徽省專利金獎2件、專利銀獎2件,省專利優秀獎27件,在阜陽市率先實現國家專利優秀獎、省專利金銀獎零的突破,填補皖北地區空白。
金融賦能:知產變資產的"界首解法"?
面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高新區創新推出"專利評估-質押融資-保險托底"全周期服務。通過建立全省首個縣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首創"科技貸+專利貸"組合產品,2024年前三季度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1億元,惠及24家瞪羚企業,融資額同比增長53%。2024年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超5億元,惠及37家企業,融資額同比增長158.3%。
"憑借3項核心專利,我們獲得了2000萬元授信額度。"新材料企業負責人表示。
服務升維:從"單點突破"到"生態構建"?
在服務體系建設上,高新區打出組合拳:建成省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發布鋁基新材料等產業圖譜,引導企業規避技術雷區;組建服務專班,為12家企業完成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搭建皖北首家知識產權數字化平臺,實現專利檢索、預警分析"一網通辦"。
目前,園區內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達5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4家。
法治護航:多層次構建保護屏障
以國家級知識產權規范市場高質量創建為抓手,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及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分中心建設。界首田營、東城科技園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
從技術攻堅到成果轉化,從資本賦能到法治保障,界首高新區正以知識產權為支點撬動發展新動能。隨著國家級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創建工作的推進,這片創新熱土將持續完善"全鏈條、專業化、國際化"服務體系,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書寫"界首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