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I的競技,正發生著一場由技術創新引發的主導權更迭 。
今年年初,一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不經意間輕扇了兩下翅膀,全球科技界卻掀起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海嘯”。與此同時,借由這家企業,我們得以瞥見國產大模型的群像以及中國 AI 更為宏大的圖景。
為何國產大模型能強勢崛起,高速狂飆?答案很復雜。但主要原因肯定涉及國產算力底座的成熟。
巢湖明月,便是象征。
信心的來源
對于科大訊飛的劉慶峰來說,2024年尤為特殊。
這一年,人工智能領域的博弈進入了白熱化,通用大模型的天花板被持續打開。其中,科大訊飛連續5次升級訊飛星火的底座能力,首發了星火多語言大模型;甚至勇闖無人區,引領全國產化算力平臺“飛星一號”長穩運行,全年平均使用率94%。
也是這份年度成績單,讓他更加堅定了未來的目標: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能力和重點應用賽道,以長期主義精神保持戰略定力,做全棧自主可控的大模型。
亮相不到兩年時間,經歷了九次升級,幾乎每兩三個月就會迎來一次升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星火大模型就是本土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一個“起點”。
全棧自主可控,這條路并不容易。
2020年,國產AI的發展還在醞釀時,合肥大數據公司就迎來了技術選型的“兩難”?!八懔航ㄔO過程中,我們想沖出‘芯片圍墻’選國產,可國產卡仍處于一個不被看好的狀態。”
合肥大數據公司所建設運營的“巢湖明月”合肥新一代算力集群,也被外界稱為合肥“最強大腦”。“一直以來,我們始終致力于國產算力底座的建設工作。這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這也是創新合肥的使命和擔當?!焙戏蚀髷祿究偨浝硗廊絼忧檎f道。為此,他帶領團隊前往無錫、濟南、太原、上海、深圳等多個算力中心調研,圍繞芯片制程、軟件適配、生態構建等領域進行分析,愈發堅定了“必須建立自主可控的算力投資建設運營體系?!?
后來,合肥大數據公司與科大訊飛、華為聯合出擊,著手打造首個國產萬卡集群,并首次實現全國產萬卡集群組網。“反復的實驗,進一步驗證了全棧全國產的技術路徑完全可以訓練出一流的大模型?!?
星火大模型,便是在這一國產集群上完成每一輪訓練的。
今年初,科大訊飛發布了當前全國產算力平臺上唯一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訊飛星火X1,同時,訊飛星火4.0 Turbo底座能力再次迎來全新升級。
踏平坎坷,成大道。
難怪劉慶峰會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
無條件的托舉
算力即國力,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
早在2021年,我國便實施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并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點。
合肥,便處于長三角樞紐之中。
“巢湖明月”不僅是合肥的“最強大腦”,更是長三角的“算力池”。早在2022年,巢湖明月-合肥先進計算中心牽頭聯合上海超算中心、蘇州超算中心、昆山云計算中心、烏鎮之光智算中心成立了長三角先進計算聯盟,為長三角區域提供“共取共用”的算力。
在屠冉看來,“巢湖明月”能夠高質量完成國產萬卡集群的建設,與多方協作密不可分
——是首創國企運營算力中心。與大多數超算中心不同,項目團隊充分利用市場化思維,采用建設運營一體化模式,建立科學制定考核機制,形成以科學效益指標為主,經濟效益指標為輔的綜合性考核體系;
——是政府“搭舞臺”,高?!案銊撔隆保髽I“唱主角”。政府從頂層規劃數字經濟,投入資金建設算力基礎設施,牽頭銜接長三角兄弟城市共享資源給“未來技術”鋪路;中國科大等高校團隊攻關核心技術,聯合實驗室定向培養人才;以科大訊飛、蔚來汽車為代表的企業,將算力與市場需求深度融合,在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同時像大數據公司這樣的國有企業通過開放數據接口、共建算力基礎設施,反哺科研與公共治理,形成良性循環。
這種“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操作模式,一看就“很合肥”。
“貢獻”了這套機制,還不夠。鍛造國產算力平臺,合肥還無條件“拿出”了自己得天獨厚的科創優勢——
“‘巢湖明月’致力于通算、智算、超算和量子計算的協同發展。目前,我們聯合科大訊飛、華為團隊通過軟硬件深度協同創新,在多個關鍵技術層面深挖硬件潛力,完成智算集群上的驗證和部署?!蓖廊浇榻B,項目推進過程中,充分應用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科研成果,例如大模型訓練、推理、調優的能力資源,存儲方面的先進工程工藝應用等。
為了更大的共贏
巢湖明月,不是一輪普通的“月亮”,而是“守護太陽的月亮”。
都知道合肥有個“小太陽”,勇闖科學無人區,不斷沖擊新紀錄。
太陽之所以能實現聚變反應,靠的就是它巨大的引力和核心處的極高壓力。但在地球上“復刻”這一過程時,往往需先“算一算”哪些材料能夠適用、哪些材料用得更好,就需要大規模算力的支持。
“利用巢湖明月的算力,科學家建設了全數字托卡馬克仿真模擬平臺,借助AI研究團隊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研究了核聚變反應堆內部鎢氮化合物表面在強輻照下的抗輻照性質,在托卡馬克第一壁材料理論計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焙戏适写髷祿径嘣懔Ψ罩行闹魅螐堅评俳榻B。
不止“守護”太陽,巢湖明月也“守護”著我們的日常。
實車碰撞,車企最燒錢的測試。皖軍造車有一手,眾人皆知,但鮮有人知道,中國汽研碰撞實驗室的數據也“算”在合肥,就在巢湖明月里。
“這只是其中一個客戶案例,目前巢湖明月的算力已經有客戶正在排隊了?!睆堅评俳榻B,在智能算力方面,合肥市正加快推進首個基于全國產化芯片的超大規模通用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建設;在超算算力方面,累計服務用戶超4000個……
正因為有了強大的算力支撐,數據才能釋放出真正的能量——在醫院里,患者可以享受到腫瘤靶區智能勾畫、早期胃癌內鏡下智能診斷、生理心理智能檢測等服務;在生產線上,應用機器人手臂靈活地組裝零部件,AI視覺系統實時檢測產品質量;在工業領域,“知了”工業品集采、“靈芝”設備運維等一批專業大模型有序運轉……?
“此外,我們還部署了3臺量子計算機,它們與超級計算機協同,能大幅加速金融風險建模、新藥研發等場景的技術突破?!笔写髷祿綟AE工程師介紹到。
隨著國家新一輪算力大通道的建設,巢湖明月也有了新的目標:
積極融入國家算力大通道,打響國產化品牌,貢獻合肥力量。
“開源就是構建生態,通過共享技術底層架構,吸引全球開發者參與生態建設,形成技術標準的實際主導權?!睆堅评偻嘎叮埠髟抡\劃打造一個更加開放開源的“合作社區”。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社區?
從中,我們或許看到這樣一幕:字節的算法專家、海光、華為的硬件工程師、訊飛的場景架構師……,他們坐在同一張辦公桌上,協同進化完成某一個技術突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從熱潮初期的艱難摸索,到此時應用創新里的名列前茅,中國企業用硬核創新實踐詮釋:突破,絕非靈光乍現的沖刺,而是一場錘煉耐力、凝聚智慧、依托協作的馬拉松。
而今天的開放,就是為了明天更大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