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包子餡調得真香,跟小時候吃的一模一樣!”五月的沙墩村,春光明媚、暖意融融,一場熱氣騰騰的“樂齡包子宴”在村里的農村幸福院溫情上演。此次活動由蕪湖市灣沚區星河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發起,得到蕪湖市民政局和蕪湖市第十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的共同資助,旨在通過“樂齡同行:農村老年人關懷支持計劃”,關注和支持農村老年群體的生活與情感需求,構建有溫度、有力量的社區關愛網絡。
2025年5月,星河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攜手沙墩村“共享女兒”志愿服務隊,共同在農村幸福院舉辦了這場“樂齡包子宴”。包子雖是尋常家常點心,但在此次活動中卻有了不尋常的意義:它是味覺的記憶、情感的載體,也是代際之間情感交流與技藝傳承的紐帶。
在幸福院的廚房里,張發枝奶奶和崔玉鳳奶奶成了包子宴的“主廚導師”。她們一邊揉面,一邊笑著講解訣竅:“面要發得剛剛好,手心要溫柔一點,包子才圓潤好看。”張發枝奶奶特別擅長調餡,一邊拌著咸菜餡一邊說:“比例要剛剛好,少了就淡,多了就膩,吃著不舒服。”崔玉鳳奶奶則在一旁細心指導大家如何包得緊實、如何控制火候蒸出松軟的外皮。
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和年輕村民認真學習、動手操作,笑聲和蒸汽在幸福院里交織成一幅溫馨的畫面。大家一邊包著包子,一邊聊著各自的家庭、兒時的記憶和生活的變化,時間仿佛在這鍋熱包子中悄然流轉。
包子蒸好后,“共享女兒”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將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包子分裝完畢,送往村中高齡獨居老人的家中。老人們接過包子,眼中滿是驚喜與感動。“一個人住,平時不怎么做這種東西,現在還能吃上熱騰騰的手工包子,真是太開心了!”一位80歲的獨居老人激動地說。
“共享女兒”志愿服務隊作為“樂齡同行”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一群有愛心、有責任感的本地女性志愿者組成。她們定期入戶探訪,為獨居、空巢、高齡、失能等特殊老年人提供情感陪伴、生活協助、精神支持等服務,像女兒一樣貼心、細致。
新加入志愿服務隊的龐良云阿姨在送餐后感慨道:“雖然我不是她們的親人,但能為她們做點事,心里特別踏實,也覺得自己被需要。”
星河社會工作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包子宴’不僅是一次集體手作活動,更是一場以食為媒、以情聚心的社區互助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喚起大家對老年群體的關注,也喚醒村莊中鄰里互助的傳統力量。”
“樂齡包子宴”以包子的香氣和溫度,串起了沙墩村的鄰里親情,也照亮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角。未來,“樂齡同行”項目將持續深耕沙墩村,探索更多有溫度的服務方式,努力讓更多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